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芥堆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的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说起祥林嫂,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鲁迅笔下苦命的女人,她的遭遇、她的死曾引起读者无数的感慨。细想来大多是对封建礼教的声讨,居上者冷酷一味压榨、同类人麻木再三捉弄、自己本身愚钝软弱喋喋不休……
鲁迅将这篇小说命名“祝福”,让人看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和瘁死之人的不幸联系到一块。然而,祥林嫂的确是在众人都忙着“祝福”的旧历年底赴了黄泉路。当然,这里的“祝福”并非是欢度新年的人们之间的互相祝愿,而是大家对早已不在人间的祖先、鬼神的供奉祭奠。
如此想来,这也多少有些相关了,于是顺着这思路往下,忍不住去想,刚刚逝去步入其中的祥林嫂不知能否从中分得一杯羹;人间自然充满冷酷与黑暗,或许阴间要平等些也未可知。
这样想着,虽然有些离题,却是使得祥林嫂悲戚的命运带给人的沉重稍稍缓解,算是一种安慰。
而毋庸置疑的,祥林嫂的死,是一种解脱。就像故事中的“我”所说的那样,“无聊生者不生”,更何况她又是被人“看得厌倦了的”,死了倒也干净。
鲁迅的《祝福》在学生时代不知读过多少遍,如今重读却是看见很多之前不能看见的东西。今天,我想试着放弃学生时代教科书灌输给我们的那些精髓,单从个人的人生体悟去分析下,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
1、鲁四老爷和鲁四婶:封建礼教的代表者、执行者,杀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
鲁四老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封建思想于他而言根深蒂固,这一点从他与“我”第一次见面“大骂新党”可见一斑。
祥林嫂第一次出现时,鲁四老爷便因为她的寡妇身份而“皱眉”,保守、迂腐的封建思想使他认定寡妇是不吉利的。好歹因为鲁四婶看中祥林嫂的安分耐劳而将她留了下来。
下文中鲁四老爷的“可恶!然而……”,两个词语表现出两层意思来。其一,因为祥林嫂的婆家人伙同中间人卫老婆子,强硬地从河边将祥林嫂劫了去,他表示气愤;其二,既然她是从婆家逃出来的,即使再能干,婆家要人,他们也没有强留的道理。“然而”一词从后文中又出现过一次,足见在鲁四老爷的眼中,祥林嫂是个受制于婆家的不自由之身。
一来二去,先前备受主人认可的祥林嫂并没有在主家留下痕迹,就算四婶偶尔也还提起她,却是因为新来的人总不像她得心应手。
第二次出现的祥林嫂在鲁四老爷眼里俨然已是个“败坏风俗”之人,是“不干净”的。婆家为了钱迫使她再嫁,在这些人眼中反而成了她的罪过。四婶的一句“你放着罢,我来摆”,把祥林嫂闲起来的同时,也在她的心里横下一道屏障。尽管祥林嫂先是死了丈夫,后又被狼叼走了儿子,但对她而言最大的煎熬则是眼下来自现世人对她的“忌讳”。
特别是当她听了柳妈的话,用辛苦积攒下的几个钱去土地庙捐了门槛,对她而言理然觉得自己是干净了的、无罪了的,却是被鲁四婶的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打回了原形;如此一来,在众人的“歧视”面前,她便永不得翻身。
就连祥林嫂死后,早已将她驱逐出门的鲁四老爷还不放过她:“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个谬种!”
虽然祥林嫂的婆婆在整个过程中起了导火索的关键作用,先是劫她,后又卖她;但我总觉得鲁四老爷的顽固保守、鲁四婶的冷酷自私,是致死祥林嫂的主要原因。
只无奈,在当时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有太多无辜的穷苦百姓被有如鲁四老爷、鲁四婶这样的强权者所迫害。身体的压榨和精神的压迫犹如两座大山,使他们不死也脱层皮,实在令人胆寒。
2、柳妈:受封建思想毒害至深之人,祥林嫂悲剧的推动者
可以说,柳妈在祥林嫂的悲剧中起到的是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柳妈,同样穷苦出身的她,与祥林嫂同属这个社会的受害者、受压迫者,但她并没有在祥林嫂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反而以局外人、旁观者的姿态冷眼看笑话。更甚至,她还将祥林嫂带入恐怖的氛围中。
在这其中多少也有同情的成分在,但读来让人感受至深的,是她对祥林嫂不幸的默然和嘲笑:“你那时怎么后来就肯了呢?”“我想,这总是自己愿意了。”“你后来肯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还有,柳妈之所以给祥林嫂想出那样的主意,首先是因为她本身是受封建思想毒害至深之人,女人的“贞洁”在她那里很神圣,“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而为了不使祥林嫂在阴间被阎王据开来分给他们,她便劝说祥林嫂去土地庙捐门槛。
她这“远水解不了近渴”的“赎罪”法,能否免除祥林嫂在阴间的苦行尚不可知,倒是将祥林嫂在现世中的苦难升了一级。由此带来的恐怖与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无底的深渊。
再有,我们很难从她对祥林嫂的帮助中,看出到底有几分真心在。因为不久后她问及祥林嫂的几句话,重又成为众人讥笑祥林嫂的把柄:“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哎!可惜,白撞了这一下。”
想来,这真是整个底层人的悲哀。
3、众人:被封建思想麻木之人,在祥林嫂走向精神崩溃的道路上送其一程
故事中,有太多人,他们是祥林嫂的同命相连之人,但因为略比祥林嫂幸运些,便站在了优胜者的角度上。
他们是祥林嫂喋喋不休的听众,当然,众人的冷漠、麻木和无动于衷不是自始就有的。起初,人们对于祥林嫂的不幸还是多少带有同情,但随着她不厌其烦的反复倾诉,当这些受众身上有限的怜悯之心耗尽,苦难和不幸便不成其为苦难和不幸了。甚或,还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与笑料。
虽然之于祥林嫂本人,每一次诉说都撕心裂肺,但之于众人,她的遭遇早就被他们咀嚼至索然寡味了。“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她终究看得出人们笑影的“冷”和“尖”。
后来,通过人们对她被迫再嫁的揶揄、对她额头上反抗的痕迹的嘲笑,她更加坚定了去捐门槛的想法。只不过她不曾想到,自己的倒霉形象早已在众人面前定了型,大有万劫不复之势。
毋庸置疑,祥林嫂反复将自己的苦难拿到太阳地下自然不是明智之举,但我们总还难以接受,或者说不愿接受众人对她表现出的“人性的恶劣”。明明大家身处同样的处境而不自知,那种麻木、无谓的态度让人无言以对。
有人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但我以为,这是人性中的卑劣面。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自古以来,它就普遍存在着。尤其在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们之中,“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的情况屡见不鲜。
既然是人性中的东西,再深恶痛绝都无济于事,只可怜如祥林嫂这般的不幸之人,他们的不幸有一半源于公众的流言蜚语、恶意相向。这些与祥林嫂同病相怜之人,在她走向精神崩溃的道路上送了她一程。
4、“我”:启蒙主义的知识分子,其不知所措和无动于衷,陷祥林嫂于疑惑与绝望中
大家都知道,《祝福》中的“我”不是作者,但或许是因为下意识总感觉“我”与作者多少有些关联,也就不由自主对他仁慈一些。
也的确,“我”在故事中是唯一一个同情祥林嫂不幸遭遇的角色。当“我”看着祥林嫂从一个健壮得体的年轻女人一步步走向丧魂落魄、精神萎靡的困境,直至悲惨死去,“我”对她的悲剧命运很是同情。
与此同时,“我”还对鲁四老爷充满憎恨,对鲁镇人的保守,对冷漠的社会气氛感到愤懑,相对于那些漠然的短工、迷信的柳妈、麻木地鉴赏祥林嫂痛苦的民众,“我”是一个有正义感,有觉悟的新党。
但是,小说中的“我”绝非一个完美的正面形象。“‘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即使和讨饭的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这里是“我”在回答祥林嫂有关“世上有没有魂灵”“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人能不能见面”的追问后,纠结于心得出的结论。
一句话,“我”担心祥林嫂会出事,更担心她因为“我”含糊其辞的回答而出事。这其中,更多的是对祥林嫂的关心,但也难掩为自己开脱的私心。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我”只是新觉醒的知识分子,“我”虽对她充满同情,却无力挽救,反倒想快快离开,逃出鲁镇,进城去品味福兴楼的清炖鱼翅。虽然“我”对林嫂斟酌着的回答是“为她起见”,但当“恰如所料”的事真发生了,逃走与食物,是“我”应对这无可奈何之事的唯一对策。
“我”作为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处境很尴尬,因为不知所措开始无动于衷,既然力所不能及,索性不去管它罢。
而,不容置否的,祥林嫂的确是听了“我”这个见多识广的“出门人”的话,才突然间离世的。所以说,从某个层面上,“我”的含糊与躲闪加重了祥林嫂的心病,最终使她不堪重负,在疑惑和恐惧中走向死亡。
结语:
在最后,再来说说祥林嫂。自不待言,很多人将祥林嫂作为一个负面形象,提醒大家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是人们对祥林嫂的普遍态度。
因为,针对她的不幸她的确反抗过,婆家要将她嫁人,她逃跑过,撞伤过;对于众人对她的“歧视”她努力过,积攒钱财捐了门槛。但,她的反抗和努力终不彻底,因为她反抗的不是压迫她的封建礼教,非但不是,其反抗反而是为了顺从。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是今天,当我重读《祝福》,竟完全对祥林嫂“恨”不起来。
让我们怎么埋怨一个处于那种不堪处境的人?她的确无知、愚昧,但在当时的社会,一个没有知识和眼界女人,在受封建思想束缚了千百年的国民面前,何以会懂得自清、自重?处于现代的我们,自然晓得一个女人该如何在社会上自处,但祥林嫂肯定不会。我甚至都怀疑,那个时代是否会有这样的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