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晚上看完了董宇辉介绍的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四年前和日本稻盛和夫写的《活法》一起买的。
不同的是,到手后一口气看完《活法》便对《活着》失去全部兴趣,总觉得名字都太消极。
也许每本书读到它的缘分本就是不同的吧。
这真是一本拿起就不忍放下的小说。主角的名字大气又霸气的富贵,一生在高开低走中走出了让人同情又感慨的下降曲线。
真的是除了他自己的死亡,所有的不幸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一开篇的时候感觉书里有点"黄",主人公富贵不是男女之事就是赌,如果不是站在时代背景的角度考虑,真是很难理解,不禁感慨才几十年文明竟然迭代得如此之快……
主人公徐富贵的生活大背景,从中国成立前的国共战争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在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中,亲人一个个到来又一个个离去,对于一个家庭不同时代的相同命运,富贵一次又一次"乐观顽强地随波逐流",他对苦难的乐观态度,以及承受力让我对现实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份天然的幸运感和更大的包容。
是的,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阅读好的作品总会让我的内心瞬间变得更加柔软,包容和允许。当然,许久不看书也会变得固执愚蠢和无知。
看着徐富贵的人生,在动荡的时代里每一个家庭宛如一只小舟漂泊在未知深浅的海洋中……书中的龙二作为赌博胜利的一方赢得了徐福贵家的一百多亩家底,却又因为得到了这些而替富贵受死。
人生福兮祸所福,祸兮福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都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想想还真是,如果不是生活在太平盛世,哪里会享受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在几十年前,咱们的爷爷奶奶也都是那个时代挺过来的,想起自己四个老人中唯一还在的姥姥,那个年代塑造了那样的她们,不禁潸然泪下……
主人公历经千转百折,得出人生四条不能:话不能说错,床不能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不过人就是很奇怪的一种生物,老祖宗留下来的至理名言总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定要事教人,便一下深刻无比。
我很赞同作者书中的一句话: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一命二运,命运命运,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中国,我们都是幸运的,人生的喜怒哀乐,都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上,活着会喜悦,会痛苦,所以我们需要韧性,需要积极,需要乐观,也需要释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