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道的组成
六道从下往上分布为:
地狱
饿鬼
畜生
人
阿修罗
天人
其中地狱、饿鬼、畜生属于下三道;阿修罗、人和天人属于上三道。
其中天道包括二十八天:
1.欲界六天
2.色界十八天
3.无色界四天
二、三界的组成
佛教还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
由于此三界都是沉溺于生死轮回的迷妄众生的生存处,故又称为苦界,或苦海;也称为“三有”,(如,愿度有海诸有情的“有海”就是指三界)。
三界从下往上分布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一)欲界(梵kāma -dhātu)
此界中众生贪于食、色、眠等诸欲。
(二)色界(梵rūpa -dhātu)
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
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统称为色界十八天,包括:
1.初禅三天(梵众天、兜率天、化乐天);
2.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3.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偏净天);
4.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三)无色界(梵arūpa -dhātu)
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
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三、六道和三界的关系
欲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牲、阿修罗、人道、以及天道的一部分(欲界六天部分)。
色界和无色界是天道。
划分的标准有二(这段是宗教系副教授的原话):
1.第一看有没有“欲”,这个标准把欲界从色界和无色界划分出来了;
2.第二看有没有“色身”,这个标准把色界和无色界划分出来了。
四、结论
所谓的六道轮回其实说的是三界轮回,佛教中的“天”虽然是诸有情众生中最优越的趣处,能得到种种享受,但仍未脱离轮回,一旦前业享尽,则将重新转入轮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