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慢,怎么办?
一、误区
有很多家长担心宝宝10个月了还学不会走。其实,90%的孩子能在5-9个月的时候学会坐,在5-11个月学会爬,在9-16个月学会站,在9-17个月学会走,都是正常的。
虽然,并没有研究表明宝宝早点坐、爬、站、走的能力跟他后来的智力有关系,但是早点发展坐、爬、站、走的能力,还是有好处的。因为大脑是越用越发展得快,如果孩子能早点坐起来、站起来,他就能看到更多的世界,给大脑更多的视觉刺激。
不过,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学会走,可能会忽视孩子抬头、翻身、坐、爬等这些基础能力的培养。宝宝的坐、爬、站、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期学会的动作,比如抬头、独自坐和爬行都是后面帮助宝宝顺利站、走的基础。如果家长在宝宝还没学会好好坐稳,或者还没好好练爬,就急急忙忙想拉着宝宝练走,这是一种拔苗助长。
二、理论
大部分的宝宝在五个半月之前都特别喜欢翻身这种基础动作。宝宝练习翻身除了在锻炼他的核心肌肉能力之外,其实也在锻炼他自己的身体协调和控制能力。这里关系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感觉系统,叫做前庭系统。你可以摸摸自己的后脑勺靠近耳朵的部分,前庭系统位于人的内耳,对人的空间感知能力来说非常重要,对人自身的平衡感和运动能力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大脑里的前庭系统对于运动发展是很重要的,你的身体站起来了不意味着你的大脑站起来了。比如,宝宝学站立,那可不只关系到锻炼宝宝的大腿肌肉这么简单。前庭系统也要负责发送信号给肌肉相关的神经结构,负责协调宝宝的平衡感、对重力的感应等,让宝宝可以保持直立。当宝宝走着走着快跌倒时,前庭系统也会立刻进行调整,协调其他系统的应激反应,保护我们的宝宝不会以头着地。所以,适当刺激前庭系统对婴儿的运动发展会有帮助。
三、方法
最好的方法就是摇一摇。
1.一个月左右的新生儿
摇晃能够快速地安抚婴儿,也能给他们带来愉悦的感受。你可以轻轻晃他的小摇篮,抱着他到处走,轻轻抛起来再接住。这些动作都是在改变她身体的位置,特别是有节律性地改变她头部位置的时候,能刺激到她的前庭系统,让她感知到平衡感和空间感。这种刺激既让宝宝感到舒服,又能促进他的大脑发展。
所以,宝宝躺在床上哭时,最好的方法不是拍拍他的身体,而是把他抱起来,轻轻摇一摇,抖一抖。你还可以把他放在肩头,因为这样他的位置就从刚才的平躺,变成竖起来了,他也会立刻安静下来。
2.宝宝2-3个月
这个时候,除了向两侧左右晃动宝宝,你还可以前后摇晃宝宝,这可以锻炼宝宝颈部的肌肉。不过要始终注意,保护好宝宝的头,不要动作太猛。
除了这些你也用过的常规方法外,你还可以坐在转椅上,把孩子抱在你怀里,或者放在大腿上,转椅子,转一下,停一下,转一下,停一下,你可以转上10圈,而且方向上也是可以变的,先向左转,再向右转。你可以顺时针转,也可以逆时针转。
3.再大一些时
等宝宝进一步长大,你可以试着帮宝宝做做上下颠动、平躺着滚动、横向移动,或者倒退等动作,这些都会促进宝宝的节奏感和平衡感。你还可以带他荡秋千、滑滑梯。
内容源自:得到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
更多育儿研讨与学习内容可扫码加入
![](https://img.haomeiwen.com/i4274644/f78321b84f45c34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