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俭省

作者: 古剑微寒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22:05 被阅读0次

父亲是个极度节俭的人,用家乡话说,叫做“俭省”,或者谐音为“减省”。

他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人,几十年来形成了顽固习惯,落实在生活上便是极度的节俭,日复一日和年复一年的省吃俭用,更不用说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甚至在外人看来,他对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们都有些吝啬。不过,我感觉也的确如此。但这并不表明他不爱自己,不爱孩子,而是社会大环境和个人条件决定的,一是国家大环境,二是个人能力小条件。

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还是生产队时期。父亲从来没给我买过什么好吃的东西。记忆中的那个年代,很多年都在吃糠、麸皮和高粱窝窝头。有时候街口有卖豆腐的,别人家有人买豆腐吃,但我们家只买豆腐渣吃,因为便宜。豆腐渣炒在锅里,散落的不成块儿,吃起来有些磨嗓子,但也算是改善菜肴了。有时候,家门口有卖炒花生和卖麻花的,叫卖声可以传遍整道街,香味儿都能飘到院子里来,可是父亲还是没有给我买过一次。

农村实行改革开放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每户都留了自留地。也许人性首先本来就首先有自私的成分,长成生产队时,干活成果是公家的,大家上班都吊儿郎当。自从有了自留地,因为收入除了交些公粮外,剩下的全是自己的,于是变得有了热火朝天的干劲儿。当他们有了一点自己的收入,生活在逐渐改善。在街头巷口闲谈时,或者在田垄上干活时,经常听到邻居家大人们奉劝自己的父亲:“人生这么短,哪一天说走就走了。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那么累,就吃点好的吧,那么俭省干啥?”。

父母总会类似的回答说:“俺又没啥本事,如果还不俭省点儿过,吃家产吃光了,以后的日子咋过?”

别人总劝他说,改革开放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生活上不应该太刻薄自己,尤其是孩子们,他们正在长身体。可是他们养成了习惯,在生活上的确对自己和孩子们有些刻薄。

我记得,我小时候很多年一直长成鸡胸,就是胸部中间高、两边低的那种样子。父亲从来不认为那是病,也从来没带我看过医生,直到我成年以后才知道,原来那是缺钙的缘故。

前年回老家,去看我舅舅,坐在他的房间里聊天。我又知道了一件事,舅舅说,我小时候,因为营养不良,长得头特别大。可那时候营养不良,也不算是病,只是生活条件艰苦而已。于是,我就那样熬过来了。

说他们并非不爱自己的孩子,有以下佐证。在那个吃糠咽菜的年代里,家里每日的蒸笼上全都是黑色的食品,褐色的糟糠,或是乌黑的窝窝头,人吃了会便秘。偶尔,家里的蒸笼上,会有两个洁白的白馒头,那是食品中的珍宝。这是因为村里死人了,父亲帮忙白事后得到的犒赏。因为父亲常常是抬棺材的人,或者是挖墓穴的人。每当蒸笼掀开的时候,父母亲会把一只馒头拿给我吃,另一只拿给弟弟吃,父母只有我与弟弟两个孩子。

在我成年后,生活条件已经改善很多。每当过年时节,家里会买一些当时算是珍贵的菜肴备着,招待亲朋好友。过完年之后,自己才把剩下的吃掉。那时,虽然没有冰箱,但是因为北方天气寒冷,在日常气温下,凉菜放几天也不会变质。

每当亲朋好友或同学来访,我让父亲也一起吃,他总是说:“我吃惯了粗茶淡饭,吃不惯那些东西,你们吃吧。”于是,我总用来招待亲戚和同学,父亲从来不吃。

其中,有一道最常见的凉菜叫凉拌花生米。过完年,放几天之后,有些发黏,我闻了一下有些发馊的味道,明显是变质了。我对父亲说:“花生米坏了,不能吃了,该扔掉了。”

正当我拿起盘子,要把它倒进垃圾桶的时候,父亲一把从我手里把盘子一把拽过来,连闻都没有闻,说:“哪里有味道?可以吃的。”

我还没来得及阻止,他已经把剩下的变质的花生米吃光了。我感到奇怪的是,父亲吃了变质的食物,竟然没有拉肚子,也没有不舒服。于是,每当过年珍贵的菜肴变质本该扔掉的时候,他就拿过来吃个精光。从此,他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肠胃。

父亲的俭省,还有另外一个体现之处。大约我上初中的时候,村里架加了电线杆,通了电。为了省电,当时只用15瓦的白炽灯泡,好像只是当时最小瓦数的灯泡。那时候,没有日光灯,也没有LED灯,只有白炽灯。在电灯下面看书,都模模糊糊,我只好看书写作业的时候,去邻居家借光去。父亲有一个习惯,晚上吃饭的时候,放个低桌子在院子里,借着月光和星光吃饭,不让开电灯,怕浪费电。

当我想拉开电灯的时候,父亲反驳说:“不开灯,难道你吃饭会吃进鼻孔眼里吗?”我无言以对,无理以辩。于是,只好不开灯,一家人在夜黑头里,吃过无数次的夜饭。当然,谁也没有把饭吃进鼻孔里去。

如今,高龄的父亲已经有些痴呆,总是会忘记很多事情。用他自己还算清醒的话说,就是:“扭头就忘。”他俭省的习惯已经刻进了他脑干里,融化在他血液里了。

他吃完晚饭,就一个人坐在床头发呆,却不会忘记关掉屋里的电灯。即使弟弟给他买了个太阳能灯,告诉过他很多次,开着并不会浪费电,但他依然会关掉太阳能灯,黑灯瞎火地坐在床头发呆,连电视也不看,呆到睡意来袭,便仆床入睡。

我想,这俭省的习惯,会伴着父亲走完一生,最终带进坟墓。如果有来生,有转世,另一个父亲会不会带着这前生的印记,也这么俭省?毕竟,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啊!

相关文章

  • 俭省思维

    俭省思维 20220118 俭省不等于吝啬,俭省是一种思维模式。索南史恩说,俭省思维有三个好处: 第一,俭省者关注...

  • 俭省

    作者:Eric Barker 学习时间:2019.3.19 书籍背景:用科学研究的成果破除人们脑海当中关于成功学的...

  • 可俭省的与不可俭省的

    最近在看毕淑敏精选集,其中第一篇文章叫做《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 它开篇的第一句话我就很喜欢——“无论世界变得如...

  • 毕淑敏自选幸福卷之二——《幸福就是和谐所有的关系》读书笔记

    一 读《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 毕淑敏老师说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奢华,她还是喜欢俭省。 但是有三件事,她是从来不俭省。...

  • 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可能——《俭省》

    这是今年2月的新书,全名——《俭省:释放“少”的潜能,取得“多”的成就》,作者:斯科特.索南史恩。我觉得,“俭省”...

  • 俭省≠节省

    俭省不等于节省。当我第一时间在万维钢老师写的高手里面看到俭省的这个小标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又要谈节省?。(请容许我...

  • Part2 俭省-《高手》摘录

    《俭省》 大多数人容易陷入追逐者的困境,拥有更多资源=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俭省》的作者认为,更好的利用资源=获得更好...

  • 寻觅一方清凉

    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学习、旅游、锻炼身体。学习,关乎知识;旅游,关乎视野;锻炼,关乎保障;这些都不可以俭省...

  • 人生有三件事情是不能省的

    毕淑敏 摘自毕淑敏散文《人生有三件事不能俭省》 无论世界变得如何奢华,我还是喜欢俭省。这已经变得和金钱没有很密切的...

  • 不能省的三件事

    无论世界变得如何奢华,我还是喜欢俭省。这已经变得和金钱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只是一个习惯。我这样说,实在是因为俭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的俭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nb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