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言·翻译
浅谈写作——读Ray Bradbury文章随笔

浅谈写作——读Ray Bradbury文章随笔

作者: 団子读作团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07 20:36 被阅读99次

近期在浏览文章之时,看到了一位小说家谈论如何构思小说的过程,作为初涉写作领域的新人,或许是一篇值得品读实践的短文。

此小说家名叫Ray Bradbury,他在一篇自己的传记当中讲述到了一段自己如何构思文章的方法,名叫“a word-association process”我把它称作”单词联想创作“,即以一个生活中的单词为切入点,将它的含义同自己的经历、灵感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延展出一个大体的剧情结构,而后不断地往里填充细节,进行反复推敲修改,最终形成一篇自己的创作。

一、寻找单词(灵感的来源)

Ray的做法是每天早上起床,到书桌旁坐下,拿起笔写下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一系列单词短语。那么这些词语的来源是什么呢?在Ray的分享中,他说道:

“ First I rummaged my mind for words that could describe my personal nightmares, fears of night and time from my childhood, and shaped stories form these.”

他往往能够写下关于自己噩梦、恐惧、或者童年经历的一些词汇,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小说。后来我自己思考,可能这便是他为何偏好于早晨寻找灵感的原因,毕竟夜晚的经历以及梦境的回忆是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

二、寻找单词(灵感)的意义

意象在写作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词汇。 “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正如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所说,“用你的想像套上人间的这辆大马车去飞奔。”,不光是诗歌还有其它文体。意象不是神秘的东西。是写作者头脑中灵动一瞬间的想法读者通过写作者的作品读出其中的意象之美感,这也是“审美刺激”。在创作中,就是要把现实中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同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最有名的意象意义便是夏目漱石笔下的“月”了,表达“我喜欢你”并非要直接说出口,这样就少了一些美感,不如说成“今晚月色真美”。

Ray也说道他在创作之时常常会长时间地回忆“绿色的苹果树”和他出生的房子

以及隔壁住着的祖父母,还有他成长记忆中的绿色草坪。词汇就像是一个催化剂,将他带回自己的童年记忆,他常常在回忆中散步在祖父母家门口的草坪,想要去寻找烧了一半的鞭炮、锈掉的玩具以及自己小时候给未来的自己写的信的碎片……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正因为鞭炮只烧去了一半,玩具已经锈掉不能再玩,书信也经历了岁月的侵蚀而再也无法拼接,才让回忆变得更加值得打磨和怀念,因为是这些事物填充了回忆,也给它留下了值得怀念的空白。

他曾在他的小说 <Dandelion Wine>当中提到了自己的儿时好友John Huff,但小说中的他已然不再属于Arizona, 而是成为了Green Town的Douglas眼中的英雄。通过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陪伴最后却在Douglas对于John的突然告别的悲伤中将这个故事的情感发挥至饱满。而激发Ray写出这一小说的灵感便是John Huff本人以及Train Ticket这些简单的词汇。

John是否是Arizona的本地人或者是否真的有John的突然离别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的喜怒哀乐。小说的剧情并不是真实的,但人类的感情却是无法编造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烨forever:对每一篇文章的文字进行感知。感知那些作者想要告诉读者说的话、描述的景、还有自己理解的世界。
    団子读作团子:@烨forever 我觉得这个方法值得一试,同我平常写文章的输出方式如出一辙,一首歌,一个场景,一场梦都可以扩展开来,捕捉灵感的一瞬
  • 蕾蕾向阳:看完你的文章,我自己很有感触。这种词汇联想的方式,我自己也一直在用,很多小时候的记忆,虽然很模糊,但是每一次敲出来的文字却是那么深刻。经常也是由一个残缺的记忆,完成了一篇文章,感觉很受用。
    団子读作团子:@蕾蕾向阳007 嗯嗯,下次有意识地练习一下,我觉得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wink:

本文标题:浅谈写作——读Ray Bradbury文章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og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