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力场的圈子将会是币圈“连接用户与产品”的重要探索。站在比特魔方的角度对现阶段两个平台观察的判断是:公号(机构号和团队号)极度弱势。
原因在我看来主要出在两个平台都重社交和重权交换上。
重社交
在币乎和力场,一个号要发展的好一定要有“朋友圈”,圈子里既包含相互之间的权重支持,也包含相互之间对观点的讨论和粉丝的推介。声明一下此处非贬义。在任何一个传统圈子,建设者们也都是圈层化工作的。这些圈层化有时候被描述成“画派”,有时候被描述成“学派”。
公号在这个事情上的劣势出在很难给自己赋予一个人格。如比特魔方这样的团队号经常需要多人操作,表达上、语气上很难兼顾生动和风格统一。
社交的时候,其他作者也很难和公号产生交情。少了“你帮我我帮你大家交个朋友”这样的情感纽带,很多事就不好办了。
重权重交换
前几天特意观察了一下币乎和力场的公号们。原来不止是比特魔方(币乎有权重力场没有)没有注入权重,很多公号都没有权重。没有权重换赞就意味着热门曝光机会少,与其他权重号连接也少,因此发的东西很难被看见。
比较特殊的公号是交易所公号。比如鲸交所、扭蛋和虎符。现状来看,鲸交所在币乎是有存在感的,而在力场由于只有五千万权重,对自己的推动力有限。
如果一定要公号们买权重,去互赞才能提升存在感,我认为对力场是很危险的。从公号的角度看,很难在多平台都买入大量代币。随着币价上涨,买币难度还会一直增长。平台要想连接项目方,需要有个办法让项目方不用买币就能很好的运营。
针对以上问题的两点建议。
1 针对重社交的解决方案是圈子首页给公号一个滚动展位。公号可以提交上流动展位的申请。圈主审合后可以免费发布。同时滚动展位里每天最多设立一个广告挖矿活动。项目方可以买入代币空投给点开广告并看完的读者。这一来帮助圈子引流,二来在不增加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公号的曝光度。
当公号申请足够多的时候,可以先选新进公号。
2 针对权重交换方面的解决方案是学习“简书借钻”模式。可以开发一个权重借用功能。一个满足特定条件的公号可以把自己锁仓产生的权重使用权收益权借给其他号。公号从别处借来权重可以帮助公号展开运营活动,去充分的与用户、与读者和作者们互动。借权重需要写权《重使用周报》并销毁一定比例的收益。销毁的目的是让公号注意力放在运营而不是收益。
圈主可以在一个周期内判断是否出借权重被很好的使用,以决定是否续借。
个人角度的建议:
力场圈子采用老贴吧式样的排版实在是不够招人喜欢。尤其是在手机上看体验很差。建议整理的更简洁一些。当用户进入页面后,不要一下有过多信息和选项出现,犹豫下很容易无目的向下滑屏,随后会漫无目的退出圈子页面。个人一位进入一个页面的时候,首页一屏内可选择的信息有三四篇就好。目前的置顶信息必要性不大。
另外目前力场对用户注意力占用有点过多。个人感觉会把一部分时间有限的用户推远。而这些用户里有些是非常高质量的行业参与者和内容建设者。荣誉值模式很好,一旦用户有一定规模,应该考虑减少每日能量赞次数。
为什么我是很好的智囊团成员人选?
1 长期参与力场、币乎、简书、知乎等平台,观察过更多内容平台的规则利弊和实践经验。
2 拥有一个在币乎和力场都有些声誉的个人IP;也是比特魔方(链游公号)发起人;同时还是【币圈深度评】活动组织者;一号编辑部成员。这些在不同身份里做事情的经验让我对一个事情能产生比多数人更多的观察角度。
3 花钱买过700万LC,说明认可力场的探索方向。并帮助组织过币乎和力场作者的沟通会以促进双方发展。是真的希望力场可以给Dapp落地事业带来点建设。
Dapp落地还有很多难点,欢迎读者们来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