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场雪,下到南方和下到北方是不一样的,因为风景不同。同样一场雪,在不同的作家眼中,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观点和感受不同。
同体散文,是一种类似命题作文的散文。同体即为同一形体,同体散文要求写作体裁必须是形散而意不散的散文。
一日读一本同体散文节选,单是写雪,便有各种风情。
雪,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在南方,温暖而湿润,雪非常少,人们对于雪更多的是想象中的样子,冰冷的,坚硬的,但又是灿烂的。长久生活在浙江和上海的鲁迅眼里,他看到的雪花:永远如粉,如沙,他们绝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对于北方人,雪是冬天的常客,不足为奇。雪就可以变成更浪漫的样子:窗外院子里堆着雪,像洒满了白糖似的。今天落的雪和一百几十年前落的不会是不同的罢。而且和一百几十年厚还落的也不会有什么差别罢。生活在成都的巴金他已不再单纯地描写雪的样子,雪可以成堆地落过来,算不得稀罕,但雪可以是生活中的白糖,幻化出更多想象和联想。
一个在南方北方和上海都呆过不短时间的人,鲁彦眼中的雪别有一番情趣。福建的雪是远远的,远处山顶的积雪,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即便有落下的: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上海的雪是丰富的,有大海波涛声,有森林,有慈祥的母亲,微笑的花,静默的晚霞。在雪的世界中,写作者也变成一个身份丰富的人。在北京的我,在南京的我,在故乡的我。鲁彦的雪十分多姿多彩,给人目不暇给的世界。
下雪天自言自语,并借着雪景写一封信,这信是写给谁的呢?雪中有桃花开放,雪把我们住过的那栋小楼好像丢到海里一样。那个人明明不在他身边,他却像个孩子,冲进雪中跋涉。 靳以的雪从天津飘到上海,雪从一封信开始,也从一封信结束。不知道究竟是在写雪还是在写信。
这只是众人眼中的雪,各有姿态,或是真实的雪,或是现实的雪,或是拟物的雪。如果细推,还有结构上安排不同,文字色彩上的不同。读这样的文章,让人能领略到大江南北不同风貌的景色,也是一种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