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谏逐客书》

作者: 张和铃 | 来源:发表于2020-05-19 15:32 被阅读0次

          李斯写的《谏逐客书》,文章从秦国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确实为议论文之佳作。文中只有只言片语涉及李斯想留在秦国继续为官的表述,文章中的正反论证都是以秦王的利益为出发点,从不同侧面反复论证了逐客给秦国带来的危害和不逐客对秦国的深远意义。从而提出“逐客是错误的” 这个论点的正确性。表面上看李斯的观点合情合理,但实际上对此我有如下几点辩驳:

    一、举例的片面性

          文章一开头,李斯便开门见山地指出秦王逐客的错误。然后用正反面事实列举出秦往昔纳客而获得的种种好处和不纳客的坏处,继而动摇了秦王拒客的决心。看似举例十分妥帖,但他似乎忽略了秦王逐客的最初原因,是因为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的国力,不东伐韩。这可能对强大的秦国来说不是特别大的事情,但长远来看,如果纳谏之人多是别国谏客,心系别国,长久以往对于将要一统天下的秦国并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历史上,卧底毁灭国家的事情屡见不鲜,商汤老师伊尹到夏朝去卧底。摸清夏朝各种机密。商汤抓住机会果断发兵,一举打败夏桀。灭掉夏朝。虽良禽择木而栖,但能背叛自己国家的人大部分也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须审慎任用。

    二、类比的不恰当性

          第二段里,李斯笔峰一转,设下了多种多样比喻,说秦王喜欢外来的音乐、器物等,用来说明秦王对不是秦国产的物品十分喜爱,对人却持另一种态度是不对的。这些类比看似通情,其实并不恰当。将活生生的人和物件作比对本身就是大错特错。如果人与物件等同,那“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又是什么意思呢?

    三、李斯谏言的目的不纯

          最后,李斯“乘胜追击”,把攻心术运用到最彻底:指出秦只有纳客才不会有敌,否则不但得不到天下而且会危天下,正是这段话给了秦王思想上致命一击,令秦王的逐客思想防线彻底崩溃,不得不改变逐客的初衷。这确实是李斯的高明之处,但我们也必须正视他谏言时刻的处境,正是他将要被驱逐的时刻,在这种“生死”攸关的重要时刻,他有理有据,把个人的私利隐藏在为秦王好、为秦国好的大义之下,这样准确揣度君王心理的别国人,难道不可怕吗?

          其实,身为楚国人的李斯向秦王进谏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继续留在秦国为秦王效力。虽然他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提出个人要求,但他年轻时发生的一件小事足以表明他本质的需求。有一次,他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厕所来,它们都赶快逃走;但在米仓看到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没有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子为师。从这看出来李斯热衷名利,不择手段的本性。

          他曾说过,秦国之所以强大,与道德仁义无关,在于实用只要能为秦国取得利益,那秦国就会去做。如果这样的人被重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把个人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的,那秦国真的会灭亡的。

          作为一篇政治思想的载体来进行研究和探索,《逐谏客书》使人感到作者的狭隘与片面,谨以以上几点阐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驳《谏逐客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yb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