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境修行,保持初心

作者: 静观水田 | 来源:发表于2023-02-06 23:51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修行最早是一个佛教用语,后来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修正自己的心、语言和行为,因此,所有人都需要修行。但所有人都在修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只有那些觉悟的人一直在修行。

很多人的一生其实都在混沌中度过,一生都不曾有半点觉悟。这些人与其说是人,其实只是因为披了一张人皮。

今天刷到一个视频,一位大一的学生17年前在放假时丢失,被一位现年55岁的男人120元钱买到,这位大学生和这位男人在猪圈生活了十七年,由于这位大学生经常设法逃跑,被这位男人发现就是暴打,以致她得了精神分裂症,有时清醒有时糊涂。今天当志愿者发现她时,她能准确说出自己家的地址和父亲的姓名以及自己上过的学校。当这位大学生父亲找到自己的女儿时,那位男人竟恬不知耻的跟在这位大学生的父亲后面不停地叫“爸爸”,听着真令人恶心,那一刻,我都想上前暴揍这位老男人。

这位大学生的父亲说他曾经脾气火爆,孩子丢失之后,他非常后悔,觉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年来他控制脾气,改变脾气,珍惜家庭和身边的亲人,可能正是这些年寻女的煎熬和直面煎熬的修行,让这位大学生父亲在面对这位老男人时能做到不打不骂,还给了这位老男人一沓钞票,他说:“只要能牵着女儿的手顺利回家,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件事。”

网图侵删

修行是通过学习实践反思进而修正自己的过程,对境修行是直面生活中的各种环境,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在修行中觉悟,在觉悟中摆渡,度己是解脱,度人是拯救。

这位以120元买到女大学生的愚昧男人任由贪嗔痴发展,不关照自己的内心,应该得到法律的应有惩罚,而这位女大学生父亲在找寻女儿的十七年中对境修行,保持了初心,终于找到自己的女儿,过上幸福的生活。

对境修行可以在深山,可以在闹巷,可以在民间,可以在朝堂。无论哪一种对境修行,都是历事炼心。

佛法中说心像一面镜子,万象森罗,影现其中,镜子中可以宛然影现森罗,但又不留任何痕迹。

尘世中每位凡人都应是修行者,但愿我们修行时不被境转,保持初心。

网图侵删

相关文章

  • 对境修行,保持初心

    修行最早是一个佛教用语,后来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修正自己的心、语言和行为,因此,所有人都需要修行。但所有人...

  • 2021-04-05

    人生本质就是一场修行,修行的目的在于遇到好的待遇可以保持低调谦卑,遇到差的待遇可以保持冷静坦然。遇境则逆向。

  • 读书记

    文/静水秋石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修行的禅者,保持自己的初心,能让人找到真正的自我。《禅者的初心》从日常生活和修行中...

  • 童心VS初心:追风少年和笃信者——六一时节闲话“初心”(下)

    接上篇:第一境,“熊孩子”式初心;第二境,“美少女”式初心。 第三境,“追风少年”式初心——人生目标上的初心,是本...

  • 《禅者的初心》

    《禅者的初心》从日常生活和修行中指导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初心,像禅修者一样,时刻保持初学者空空如也的心态,愿意接纳所...

  • 寻求心灵自由

    人生的修行,充满太多无奈和无助,保持初心,人生的旅途,就能淡定随心,眼前就是风光,处处皆是美景,喜乐随心,...

  • 把握修行的对境, 才是修行的捷径

    与人类相比,鸟儿与花儿的生命都是何其的短暂,但他们都能以其短暂的生命为我们示现真理!听印竹、印安如是我说,体会这些...

  • 美嫺读书记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无论我们为了什么而出发,都请不要忘记,保持最早的初心。 学会倾听,是一种修行...

  • 关于修行

    不要在顺境的时候,装成修行人;而在逆境的时候,就变得弱不禁风。 历事练心,对境修行,真正的修行就在当下的事中,不在...

  • 真正的修行,是“历境验心”,是时刻保持醒觉。

    真正的修行,是“历境验心”,是时刻保持醒觉。 人生需要信仰,但是信仰没有边界。 心平何劳持戒,无嗔即是出家! 在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境修行,保持初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tx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