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不长,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封面写道毒舌北野武,我不以为然,我看到的北野武先生在文中尽情畅谈自己的观点,真诚且坦率。
关于生死他谈道:"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无法按照自己的理想活着。"值得庆幸的是这个顾虑在他读大四的某一天真的被打消了,那天他做了一件"看似荒唐"的决定——退学。他这样回忆那一天:"我记不清自己的想法打哪儿来的,当时我的感觉就像是,站在高楼上准备跳下去自杀,我的思绪仿佛晃晃悠悠地飘到了天上,就像被毒舌凝视着的一只青蛙,我陶醉在‘自杀’这种甜美的想法里。"
但"自杀"从艺的日子是普通人体会不到的辛苦。人们看到那颗闪闪发亮的星星只会羡慕他会发光,但不知道这颗星星在苦不堪言地忍受着几亿度的热量燃烧,而且要一直光辉下去,直至热量全部燃尽。
但如果有人问那颗星星,是选择黯淡下去还是继续燃烧,那颗星星会答道:"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在这儿我蓦然就想到了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那个为了月亮抛弃一切世俗的星星,他的一生,也可称得上滚烫又绚烂了吧。)
关于教育他谈道:人是不平等的,不管多努力,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做不到。起初我内心有过反驳之意,后来理解道他想表达的是:方向不对,再努力也白搭。不禁想到初中体考之时,我为了那场考试,每天起早训练了几个月,最后还是倒数第一。而其他人即使不那么努力,依然可以得到一个非常好的成绩。那时候真的会不解为什么自己没有运动细胞?后来发觉自己在其他地方也有了长处,才渐渐释怀。
北野武先生谈友谊方面与我自己的想法不约而同。
平日生活里见到过太多人会抱怨:"我上次明明帮了她,为什么她这次不帮我?她是不是没拿我当朋友?"每当听到这种言论,我都习惯性的避而远之。友谊之美好在于双方都不会刻意麻烦对方。好事会分享,但自己遇到麻烦事却不愿告知对方。北野武先生原话是:"友谊是单方面为他人付出,但不是索取。所谓友谊,其实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只不过如此算下来,不免发现自己真的没什么朋友。
讲道理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并不认识北野武先生,不过后知后觉才了解,原来菊次郎的夏天是他导演的。艺术方面的知识我了解的甚少,对于演艺圈更是提不起太大的兴趣,也从来不喜欢把艺术家的作品与生活混为一谈。
北野武先生说拍自己喜欢的电影和喜欢自己拍的电影是两码事,由此可见用心之处。很多艺术作品在创作之时作者并没有认定这是最好的作品,但成为历史后却意外的养活了很多人,比如蒙娜丽莎,比如金字塔。
其实通篇读下来,有不谋而合之处也有未敢苟同之地。总得来说,对我而言是一份不错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