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公号写作一月有余,刚开始,兴致很高,更新频率也高。但写着写着,对自己的东西越来越不满意。干脆,从做功课开始。
从网上搜索10W+网文,逐一解读,寻找规律。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反思自己的写作实践,我发现,自媒体写作,更重要的是思维。思维方式决定文章的阅读量,思而优则爆。
大数据思维
我们处于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是获得新认识、创造新价值的源泉,是新经济的土壤。
得数据者得天下。自媒体写作也是。
首先,是用好行业风向的数据分析。
新榜作为内容创业服务平台,内容数据服务是重要业务之一。其中有一个核心指标,就是新榜指数,综合评估总阅读数、最高阅读数、平均阅读数、头条阅读数、总点赞数五个指标,分区域、平台、行业,分日、周、月、年,进行影响力排行,中国微信500强榜单已成为行业公认的权威标准。
这种种数据的背后,有对账号热度和发展趋势的判断。比如,9月的月报显示,中国微信500强中,时事、文化、情感、体娱、民生、时尚类占席位最多。
大的背景掌握清楚了,可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怎样写。是需要随时关注的。
其次,是自己的公众号数据分析。
打开公众平台后台,有个「统计」版块,左侧边栏第 6 个功能。
炒个栗子,如果你点击用户分析,里面有用户增长、用户属性两个子项。
用户增长包含新增人数、取关人数、净增人数、累积人数4个关键指标,可以帮我们掌握涨粉、掉粉情况。
通过用户属性,可了解粉丝的性别、语言、省份、城市、终端、机型等6个方面的详细数据。
这也相当于用户调查,这些调查数据,对以后的写作具有反哺作用。
假如粉丝 90后,00后多,推文语言要时尚,排版要清新,配图要活泼;粉丝集中于某一区域,调性要和当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吻合。
推送之后的工作更重要。记得适时复盘。
跨界思维
自媒体写作,本是跨界的产物。
微信公众平台诞生以来,一波波来自主流媒体、来自各行业的精英人们,以公号为起点,短短几年的耕耘,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有位跨界专栏作家说,“跨界”正在成为新锐生活和审美方式的标志性产物。
跨界思维,就是突破原有的行业惯例和规则,嫁接其他行业理念、元素,使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裂变。
跨界,是创新,是变革,是互补,是融合,有时甚至是颠覆性的,比传统思维更有立体感和纵深感。
自媒体时代,内容的边界、媒体的边界、媒体人的边界,一切都模糊了。
就拿自媒体文章的文体特点来说,很难按照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归类。
打开一篇文,你看,有故事、有观点、有方法,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有名人轶事、有亲身经历、有身边故事,什么都有一点,但什么又不是,文体的边界打破了,是个混合体。
如果非要分个类,非要区别一下的话,对比观察故事文、观点文、干货文,只是什么多一点、什么少一点的问题,是向哪儿偏一下、偏多少的问题。象干货文,知识、理论、方法占主场,象故事文,知识、理论等又成了辅助性的,为故事服务。
总的一条,归纳共性,就是融合,就是水乳交融,表达方式、写作手法、文章体裁,从来没有这样模糊过。
凡是爆文,写作要素的共生、写作内容的杂糅,总是行云流水,总是天衣无缝,让我这个小白叹服。
从小,语文课本就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归类,老师也给我们这样教,我们也按这样的方法学,按既定的规律写。
一个多月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但总觉得突破不了以前的思维,很难驾驭。不知道,是不是有和我同感的人。对我来说,这个基本功,还需练很长时间。
终局思维
什么叫终局思维?
在面对选择时,从终点出发考虑问题,来决定你当下的选择。
自媒体写作的终点是在哪?
用户,这里用上用户这个词,比读者更准确。
就是说,你写的文章,要作为产品,一旦推送出去,要有吸引力,有更多的用户接受、喜欢。
从用户出发。
公号的定位是什么、用户是哪些人,相应地,内容就是什么,调性就是什么。
刚开始写网文时,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写自己的心路历程,谈自己的人生感悟。后来,才发现,是自嗨。
没有把文章当产品对待,没有反应用户的心理预期,没有勾画出用户的理想人格,满足不了用户的猎奇心、代入感,他们找不到共鸣点、刺激点。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内容众筹创业时代:活跃的“搬运工”和穿马甲的bot账号》。
文中所列的案例中,我发现有每天必看的两个熟悉的公众号。文中是这样写的:
新世相,在后台用各种主题征集回复,然后把成千上万的读者留言经过筛选,成为后续推送的内容来源,打造一款款当代情感群像爆文。
时尚类公众号深夜发媸,专门为素人开辟了一个求打分栏目,接收各位小仙女小仙男的照片投稿。投稿均会辅以一篇或脸酸或自嘲的本人美颜推荐信,由其他全体读者进行负分到10分的颜值评级。
这些做法,更绝。不是替用户考虑,而是站在终点,和用户打成一片,终局思维发挥到了极致。
让用户以十二分的热情,活生生地参与进来,深度融合进来,直接生产内容,公众号充当“故事的二手贩子”,负责“搬运”,负责“分发”。
人人参与、人人写作,还象我等一样怕没人看、怕掉粉?
让人脑洞大开,瞬间厘清了认知。
(说了这么多,是自己的一点小理解,也不知道对不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