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小马 学号:315
![](https://img.haomeiwen.com/i8420780/8a748181c5db4e83.jpg)
好的电影看完一遍后的直观感受是:这TM真好看,精彩、感人、刺激……
看完比电影还好的影评的直观感受是:这电影居然讲了这么多内容,再去看一遍……
若把电影比作一盘菜,那影评就如同懂得品尝佳肴的大师。菜的原材料、大厨的刀工与火候以及调料的分配甚至最后的出锅时间,均逃不过大师灵敏的舌尖。
好的电影不仅只是为了满足观影者最直接的感官冲击,更需要影评将其存在的价值深刻挖掘。从而让观影者看到电影艺术的不同层面。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好的剧本就像一道菜最新鲜优质的原材料一样,是一部好的电影成功的基础。
那么,写好比电影还要精彩的影评可以从剧本的哪些角度入手?
01剧本的主题立意
剧本的主题立意是整个剧本的中心思想,是折射出了当前的社会现实还是传达一种普罗大众抑或别具一格的价值观?
由中岛哲也导演的《告白》通过电影中几个主要人物冷漠平淡的告白,将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及社会少年法的不完善深刻地印入到观影者的脑袋。
影片中的少年在童年时期受到母亲的虐打与淡漠,从而产生对母亲畸形的爱。在成长后,仗着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为博得母亲片刻的欢心,视他人生命如草芥。
作为受害者之一的小学老师则用自己方法去狠狠报复了少年。让他再次尝到失去最爱之人的滋味。
02剧本角色的塑造
角色是电影组成的各个部分的零件。丰富的角色塑造可以让电影变得有血有肉,鲜活起来。还是从《告白》中的人物来讲。
影片一开始是由松隆子饰演的一位女老师在课堂上平静地讲述自己女儿被杀害的经过,平静到就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松隆子的表演很精彩,将“痛到极致却无声”的状态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让屏幕外的观众深深地被这种痛压抑着。
在女老师对两位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进行一步步报复的同时,因被其他小孩子递了一颗糖而痛哭。我们又察觉到她内心本是善良柔软,只因失去的自己最爱的女儿而不得不步步为营,将心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
03电影台词的运用
“谁也没有教过我杀人是坏事 ”。这是心理扭曲杀人少年的台词。是啊,没有告诉过他杀人是不对的,让观众会很纠结。他也是个孩子,可孩子杀了人而且不止悔改究竟是要责怪他还是责怪他的教育者。
这句台词从客观上反映出少年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但同时也反映出少年极具变态的心理。杀了人又能怎样,反正有法律保护。况且他只是想通过杀人来博得母亲的关注,自己也是受害者啊。
但也恰恰是这句台词,让观影者意识到这个小孩子通过正常的教育已经无药可救。而只有通过女老师那种极端的报复手段才能让他知道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关于电影剧本的剖析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够写出比电影更精彩的影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