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管理能量,最应该了解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怎么管理,而是:能量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对你过去一个月的能量做一个记录,画出一个图,那下面哪一个图会比较符合呢?
图A:
image图B:
image你觉得答案是图A还是图B呢?
不管你选的答案是啥,有一个从B到A的样子,你大概率在影视剧里的心电图显示器上看到过:
image是的。波动变直线,我们就嗝屁了。
能量是高低转化的问题
好有能量呀。好精神呀。
哎呀我没有能量了。不行了,血槽空了。或许过往的你很容易觉得能量是个有和无的问题。
那么既然能量是波动曲线,就不是有没有能量,而是能量高、能量低,且彼此转化的关系。
这个波动在大自然当中是随处可见的,比如说水力发电。
image将水拦截,水位涨上去形成势能。发电的时候大幅释放,水位线下去了,势能转化为了动能。再把大坝关上,从低位到高位开始蓄能。
因此在能量波谷的时候,牺牲了动能,蓄积下一次使用的势能。在能量波峰的时候,只要使用能量必然会消耗它,势能降低。
能量的补给和使用
了解了能量是波动,就可以来看看另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啦:
从波谷到波峰,能量从哪里转化来的?
从波峰到波谷,当它消耗的时候是咋出去的?
能量从哪里来的?
我喜欢把能量的来源先分成两个渠道。物质赋能和精神赋能。
物质赋能很好理解。五感可以直接感觉到的物质世界里的东西,转化成能量。比如说:
-
食物、水
-
氧气(疲惫的时候,如果能够深呼吸、打哈欠,做点小运动提升心率,都是补氧好手段)
-
光(太阳背晒,超舒服)
-
大自然(置身自然之中可以充电)
-
动物(撸猫的手感简直不要太疗愈)
-
香味(精油香氛能为舒缓身心)
-
甜味(据说吃甜点和喝酒刺激的是大脑同一个地方)
-
白噪音(下雨声、海浪声、风铃声都很棒)
-
等等
精神赋能主要指的是不可见的东西转化成了能量。比如说:
-
爱
-
语言(鼓励、认可的话语能够赋能,反之评判责备也会耗能)
-
文学艺术(画画、唱歌、表演等方式可以赋能)
-
宗教(信仰及仪式本身可以给人充电)
-
精神追求(使命、信念、价值、意义感)
-
精神激励(俗称爆发小宇宙,通过内在激励,在短时间内爆发能量)
-
清除内障(我还没找到特别准确的词来形容,比如放弃妄念、不当的预期、不正确的认知、盘桓在心里的纠结与困惑,这些就像是河道里面的大石头一样,一旦将它搬走,会感觉到流能量的流动顺畅了许多)
-
睡眠、放松、娱乐身心
-
等等
能量怎么用出去的?
我喜欢将它分为日常使用与非日常使用。
日常使用,是指平时工作、学习、生活当中自然就会花费能量。
能量的非日常使用,以我在经验中的观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遭遇挑战。
面临的局面和任务超过了舒适区,对当下的自己来说意味着大量的未知,新的情况需要了解,新的信息需要收集,自己既有的知识、技能、能力无法应对。面对挑战会显著耗能。
第二种,碰触到未曾被疗愈完成的内在创伤。
相信你一定有一些这样的经验,当别人戳到这一块痛处,就哗啦哗啦掉血。
第三种,人格自带的缺陷与障碍。
每个人格都有发挥优势的一面,也会自带短板。对人格特点了解的越多,就越能知道自己在那些软弱之处会耗能。
举个栗子,把外倾的人关在家里他们就容易掉血,把内倾的人放在嘈杂信息量大的环境中他们也会大幅掉血。直觉型的人做细节会烦躁,实感型的人思考战略会烧脑。
第四种,沉溺在负面情绪。
第五种,烦恼。
知道能量的来源,你就掌握了基本的补给思路了。
建议你可以观察下自己喜欢哪一些补给方式,给自己做个“取悦清单”,掉血的时候拿出来用。
知道能量的去处,你也就知道了哪一些地方是漏洞,哪一些事情和局面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处理和面对。能够逐渐地合理规避甚至主动蓄能应对。
管理能量就是要管理波动
由于能量本身是波动式的,因此对它的管理也应当是对波动的管理。此前如果你是以线性思维在管理自己,那么从今往后就可以抛弃这样的思路啦。
同时,你可以发现,过往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无论是任务管理还是时间管理,忽略了能量波动,难怪是难以奏效的。
把这个波形画在一个坐标系里面进一步瞅瞅。
image首先看横轴时间轴。
如果把横轴看作一生,想有尽量足够多的高峰体验,要有更多的高点,就要压缩波形。 这也就提示我们,想有更多的高峰体验,不是不掉血,而是要回血快。
如果把横轴看做一天,掌握不同时段的能量高低状态,可以画出自己的独特能量曲线。
image.gif从任务管理来看,就是波峰处理更难的任务,波谷让自己休息恢复,简单的休息一下,吃点零食补给一下,放松放松,为自己下一个波峰做准备。
从纵轴来看,可以把能量从波谷到波峰分为五档,能以颗粒度更细的方式来观察能量的起伏状态。
先看波谷,将其命名为1档。
这是个警报区,这个时候你什么都干不了,能量太低了,只能歇着,相信在你是有这种体验的。
2档,补偿区。
非常缺乏能量,会理智无法控制的出现一些补偿行为。
比如说暴饮暴食、买买买、找人倾诉、刷剧、刷手机、心理性晚睡、故意找些非日常的事儿做、逃避、拖延、哭、发泄情绪等等。
每个人的补偿行为不一样。
我显著的一个补偿行为是喝咖啡。 早上爬起来感到需要一杯咖啡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处于2档了。
对补偿行为有更多的认识,就能使你在处于2档时及早觉知。
3档,舒适区。
此时能干平常常干的活儿,可以思考,安排任务,执行任务了。 虽然能够进行日常活动,但是超过了舒适区的事情还是干不了。
4挡,尝试区。
有更大的能量可以走出舒适区,去应付挑战了。
此时你可能会出现内在的动力,想去做一些正事儿,感到此前有一些拖延的事想要去面对,想要去应付和尝试新局面,思考时会感觉有一些创新的想法会出来。
5档,突破区。
巅峰体验。此时你觉得自己能量充沛,信心满满,想大干一场。 之前好像很难办到的事情、很难转变的观念、很难说出口的话,这会儿感觉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就能做到、说到。
用能量管理的视角来处理任务,就是几档人干几档事。
不少人因为爬坡上升,总是在用低档能量奋力做高档的任务。
可以学会把挑战性的任务进行拆解,将其中的一些拿到3档能量档位去做。
能量不够,做也做不好。硬逼着自己做,也容易拖延(这么看起来,大多数拖延实在是一种建设性拖延,是在用别的行为给自己先补血,或者延迟面对挑战防止更多掉血)。
一旦了解了能量分为五档之后,人就会自然产生一种理想性的期待。 希望能一直维持在能量的高档位,滑落到低档位的时候难免会觉得痛苦。
但是按照能量的波动曲线来看,上上下下实属正常。
人生是不可能百分之百维持在高点的。高点下一步必然是往下滑落。希望一直High,是不合理的期待。
能量很低,也说明接下来会逐渐的爬升。在低谷的时候,理智上也不要绝望。
那么怎么才能通过符合能量原理的管理办法,尽量保证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有能量去应对呢?
这里有两个管理思路。
第一个,从波峰往下走的时候,下去得更缓慢一些,下沉的趋势延长一些,能量掉的慢一点,过程中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工作生活。
另一个思路就是掉到底了,爬上来的时候迅速一些。
先看第一个方式。
管理下沉曲线
管理下沉曲线,需要对自己在耗能有更多的觉察。
除了熟悉补偿行为以外,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信号去觉察。
有些人对身体比较熟悉,跟身体的链接比较好,可以从身体状况去觉察。
比如说牙齿出血、发炎、发烧、长痘、肩颈背酸痛、胃胀气、喉咙痛、头疼等各种身体不舒适,就是身体在向你表达你掉血了。
有些人对情绪比较熟悉,可以从情绪去觉察。
比如说体会到情绪变得低落、焦虑、恐惧、悲伤等等。
对于思维比较熟悉的,可以从思维去感知。
比如说看看思想是不是变得负面了、消极了、阴暗了。
觉察到耗能了掉血了,要做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不要等掉到了谷底再进行补给,要主动多次滋养自己。
物质的、精神的各种补给方式走起来。
平常趁着还有能量,多学习,多思考。
管理上升曲线
掉到谷底怎么办呢?
这时已经是警报危机状况了。就不要再折腾自己了,要做的就是及时止损,不要再继续掉血了。
先对自己喊停。 思绪已经极度的负面飘来飘去,不如直接睡觉。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先来思考下。
是不是谷底就是不好的呢?
其实并不然。
人的极限,一种是山顶之巅,一种就是海底之地。
巅峰状态代表了在高能量状态下的自由。
跌落到底则有利于认识到自己更真实的一面,有利于进行深度疗愈。
俗话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奔。
在高能量状态下不容易察觉自己的真实状况,等能量的热潮褪去以后反倒可能有清醒的认知。
跌落谷底,你会再一次看到自己的内在创伤,看到未被整合好的部分。
再一次体认到人格的软弱之处,再一次认识到自己的局限。
在谷底的时候虽然不干活,但却有一个活儿是最好要去做的。
就是安静的去体验。
谷底促使你面对内在自己。
你将会体会到痛苦转化为价值。
体会到将沙砾孕育成珍珠的奇妙转化。
通过体验与总结,它将会成为你人生当中宝贵的财富。
在谷底有一些什么方式可以协助总结体验呢?
你可以录音、画画、记日记,把记录保留下来,等有能量了再来总结。
谦卑向前
随着掉下去爬上来的经验逐渐增多,更有意识的去管理能量的波峰和波谷,你会发现掉下去又爬上来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了。
这个过程中,你的能量底线也在往上提升。
所以真实的曲线可能表现起来更像是这样:
image那么是不是接下来就一路昂扬向上了呢?
也许并不然。
你还可能因为一些重大事件的冲击,再次跌破底线。
比如说自然灾害、重大事故、重要他人出状况、自己大病、亲人离世。
甚至对一些人来说,结婚、生娃也是冲击,中年危机、退休、更年期也是冲击。
在这些冲击下可能会再次的经历新的谷底。
在新的波峰,拓展人生的境界,去实践使命,做更复杂更难的事情,享受人格上更大的自由度。
在新的谷底,我们也要保持着谦卑的心对待生命给予的苦痛。
并等待我们爬上来的时候将其视作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