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简论物的模型化认知

简论物的模型化认知

作者: 者周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12:49 被阅读66次

(感谢何松柏老师给学生的启发)

客观的说,“万物即万物”,任何一个物体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任何一个仿品都不能完美地替代它,换言之,任何一个物都是独一无二的。物又是独立于意志的存在,所以“客观且全面”的描述有且仅有“一个”,即如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描述,那么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既然物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为什么“君主”可以同时指代多人,一户人家的“儿女”有很多个?为什么一个人既可以是“父亲”又是“儿子”,既是“医生”又是“病人”?这是否与前面的表述矛盾呢?本文诣在深入浅出,给这些问题一个可能的答案,并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下面五个问题提领全文:

一.什么是物。

二.什么是全面型认知和描述。

三.什么是模型化认知和描述。

四.全面型认知(描述)和模型化认知(描述)的关系。

五.模型化认知和描述的利弊。

一.什么是物。

      在哲学范畴,物分为“物自体”和“呈现的现象”。实际上,我们平时所说的“物”就是指这里的“呈现的现象”。例如,我们平时所“感到”的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量,质感……就是物的“现象”,而其背后不能被我们感知的就是“物自体”。

二.什么是全面型认知和描述

1.什么是“存在(实在)”。

  “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存在包括物质的存在和意识的存在,包括实体、属性、关系的存在。

那么什么东西是“存在”的?

出现的一切“物”都是“存在”的。

因为“某某不存在”本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命题。实际上,“存在”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属性”,故而存在是天然的,是不容否定的。可以说,“物”即“存在”。

那么怎么证明一个物的存在?我们只需列举出它的各种形式的存在。例如,证明一个玉佩的存在,我们或看到了、或摸到了、或想到了,即“感到了”,它就是存在的,其中“深绿色”、“12.3cm^3”、“37℃”等等是属性的存在,“主人是小威”、“被佩戴在腰间”、“祖传珍宝”等等是关系的存在。我们列举了这些存在的同时不觉间证明了这个玉佩是存在的。

2.全面型认知。

我们获知,一个物(存在)是由实体、属性、关系的存在组成的。 全面型认知,即“全面地”认识“物”,也就是认知物的实体、所有属性和所有关系。所以,全面型认知是最客观的认知。

全面认知物的这些多种的存在就能获得对物的全面型认知。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物的属性存在有无数多个,包括脑海中有概念的和没有概念的,关系存在同样如此。例如,在早期历史的某个时期,我们对一块石头的认知可能包括“黛青色”、“重”、“硬”和“在河滩上”、“被一个小孩儿捡起来”等等,但一定没有“质量分布”、“硬度”、“发射红外线能力”等等由于历史发展而带来的新概念。这些“新”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它们一直都存在,但早期历史的人们不能有这些认知。“早期”的相对性决定了任何时期都不能全面认知某物。

3.全面型描述。

  “全面型描述”即描述出物的实体、所有属性和所有关系,是最客观的描述。显而易见的是,“全面型描述”的前提是“全面型认知”,故而也是不可能的。

有结论:绝对客观的认知和描述是不可能的(尽管它们是存在的)。

三.什么是模型化认知和描述。

  既然全面型认知和描述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局部”认知和描述了,模型化是一个重要方法。

1.什么是“抽象”。

  说文解字有言,抽象就是“从众多意象中抽取意象”。

  具体来说,抽象是指:

    (1)抽取物的一个或几个特性(属性和关系),而忽略其它特性的行动或过程;

    (2)将几个有区别的物的共同性质或特性,形象地抽取出来或孤立地进行考虑的行动或过程;

    (3)从被研究物中,抽取与研究工作有关的“实质性”的内容加以考察 ,而忽略被研究物中个别的、非本质的、与研究工作无关的次要因素的行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抽象的角度取决于分析问题的目的。即抽象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它是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而变化的。

2.模型化认知。

  “模型化”是物的抽象的结果。“模型化”认知就是认识抽象后的物的性质和关系,也就是对某一模型的全面型认知。事实上,对一个模型不全面的认知,也属于模型化认知,但它必是对“某一“模型的全面型认知。我们这样这里定义它,可保证模型与模型化认知之间呈一一映射关系。

  显而易见,模型化认知是片面的,是不客观的,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抽象的方法有多种,同一个物体的模型也有多种。例如对于某物A的模型化认知可能有“一只母鸡”、“鸡蛋生产者”、“一位母亲”、“人的食物”……这些全是物A的模型。如果抽象后包括的细节层次不同,模型也将不同。例如,“一个动物”、“一只鸡”、““一只黄色的母鸡”、“一只下蛋的黄色的母鸡”、“一只昨天下了蛋后被我吃掉的母鸡”……这些也是物A的模型。

  不同物的模型可能是相同的,如物B、C、D、E分别具有模型“苹果”、“梨子”、“香蕉”、“西瓜”,它们具有相同的模型“水果”、“有机物”……

  为达到不同的目的,将使用不同的抽象方法,建立不同的模型。同样举例子来说明,物F具有模型“26岁的男青年”,如果要考察他适不适合做教师,那么应当抽取“兴趣”、“品德”、“性格”、“学识”、“表达能力”等一系列与“教师”有关的特性(属性和关系),这样抽象出来的模型如果符合“教师”标准,则表明他适合做老师;而要是希望与之共结秦晋之好,则可能会抽取“志向”、“容貌”、“家庭环境”、“是否体贴、护妻、上交工资、温柔…”“是否爱你”等一系列与“丈夫”有关的特性,若这样抽象而形成的模型符合你对“丈夫”的标准,那么你可以与他共结秦晋之好。

2.模型化描述。

  模型化描述即对某一模型的全面型描述,它的前提是模型化认知。故而模型化描述也是片面的、不客观的。

  至此,我们对开篇的问题应该有了答案了。

四. 全面型认知(描述)和模型化认知(描述)的关系。

  1.模型化认知(描述)就是对某一模型的全面型认知(描述)。

  2.对物的全面型认知(描述)等于对物的所有模型化认知(描述)之和。这里的“和”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一种有机的整合。可惜,我们并不能穷尽物的所有模型,所以也不能依靠这个关系完成对物的全面型认知(描述)。

但是,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要尽量客观地认知(描述)某物,可以通过尽量多地认知(描述)此物的不同模型。

  3.……

五.模型化认知和描述的利弊

  1.利

    (1)方便思考和表达

        如果失去了模型化认知,你的头脑将处理无穷的信息量,这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失去了模型化描述,则“这个女生喜欢吃苹果”将变成“#¥%物G*&物B*&*”。你想要表达的确实就是:“这个女生喜欢吃苹果。”但是听者却不能理解这层意思,因为“#¥%物G*&%¥物B*&*”包含的信息太多,他/她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2)帮助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提高研究效率。这跟考察老师和丈夫是一样的,无需赘言。

    (3)故意引导别人的思维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常见的有媒体的片面报道,历史的政治化,在别人背后说三道四……

    (4)……

  2.弊

    (1)容易形成思维惯性,不懂变通。物B具有模型“苹果”,如果你认为它的作用只是“饱口福”或者“填肚子”,那你就错了。它的模型“廉价且安全之物”决定了它可以用作“发泄怒气的摔物”;它的模型“有一定硬度之物”决定了它可以用作“打架时的武器”;它的模型“有一模型的名字带“萍”字之物”决定了它可以用作“保佑平安之物”;它的模型“有质量之物”决定了它可以用作“测量重力加速度”;它的模型“颜色好看、味甜之物”还能帮助你讨女孩儿欢心……你看,这么多用途却被“苹果”这个模型束缚了。

  (2)认识问题太片面。

      我们天然地用模型化地方法描述某物,而这是大多数人意识不到的,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描述物的正确方法,于是一些系列片面的认知和描述随之而来。

于是曹操在戏台上永远是白脸,明粉和清粉撕得不可开交,千千万万国人高喊袁世凯为“卖国贼”,张学良在教科书中成了英雄,“毛时代”不是被捧成神就是被贬成灰,吃瓜群众嚷嚷着抵制美日韩,民族主义者强烈要求诛灭“犯强汉者”……这正好对应一个名词——脸谱化。脸谱化也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我在此实名反对以上行为,这并不代表我赞同这些行为的反面。因为没有绝对的客观,我没有理由对上述行为做出评价。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上述行为是有道理的。但是当我们分析了更多模型,即“更客观”后,应当不会贸然做出类似以上行为的事情。

  (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论物的模型化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ub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