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两年,又来到这里,看了看两年前的文字,似乎感觉又不一样了。两年很短,每天日出日落、光阴似箭;两年又很长,长到我已经忘却了这些文字的初衷。同样的话题,别样的感悟。
依然谈婚嫁观。以前对于相亲,除了漠视再无其他态度。骨子里认为相亲没有感情基础,没有回忆,不浪漫,现在想来,有些回忆实在不宜留恋。所以相亲有其绝对优势,完美规避了失败恋情的痛苦回忆。以前我不懂,不懂为什么诺大的世界,大部分人都认为婚姻是世俗顺其自然的结果,似乎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结婚对象仅仅是合适过一辈子而已。以前的我,觉得恋爱无比神圣,把婚姻看作是携手经历无数考验与历练之后才能抵达的一个特殊终点,以为婚姻之后便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坚信并憧憬着因为爱情、从一而终的美满故事,戏谑影视剧里为了生活而错失一辈子的狗血情节。果然,将就一词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勇敢之人选择不婚,从前的我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渐渐理解。毕竟时光,有他震慑四方的独特威力,足以磨平青春锋利的棱角,打造出来的,终究是一批批精雕细琢的生活复制品,忙于事业,忙于生存,忙于奔波,曾经追求的浪漫风华更是过眼云烟。
现在,我也成为了大多数之一,虽未迈入这座坟墓,却已屈从。所谓年纪到了,所谓理应如此,大抵就是命运赋予我们的统一使命――生存、繁殖。失去浪漫色彩的生活,也就失去了热爱,才有了如此的文字清冽。可能是娇柔做作,毕竟生活就是生活,哪有那么多的山无棱天地合。毕竟你要考虑的,不是一个人的幸福,迁就妥协才是正解。
昨天和朋友畅聊过后,他发了朋友圈:“每个出现和退出你生命的人都是你的命中注定。无论结果如何,感谢每一个人赠予你的回忆吧,他们让你快乐,让你成长,让你在以后平淡的生活里还能有所追忆”。人的一生中有太多过客,说是过客,倒不如说是特殊的陌生人,因为曾经一度你以为会共度一生,而事实上,最后也只能被封存在记忆里了,至于记忆是好是坏,全看心情。从最亲密的人,到陌生人的过渡,只不过是绕了一大圈又回归原点,倘若划去这段旅程,不过是两根平行线而已。两年、三年、十年,风干记忆的也许不是时间,只是身边环境与人的变化,肩有责任,背负道德,纵使在意,只可远观。
最近由于疫情,一直待在家中,虽然身边的人都抱怨憋得慌,但我却乐的清闲,当然不是针对疫情这件事。只是难得的空白时光,与其无聊,不如享受。上班烦,居家烦,欲望太多,自然样样不顺。要说人的烦恼,确实是无穷无尽。因为大脑永远在思考,睿智的你,会想经济充裕、家庭美满,愿望从开始的幼年的吃饱喝足逐渐膨胀为成年的面面俱到,从简单到复杂,是由己及人的过程。年少时初恋的我们,只望繁花似锦、伊人相伴,成年时婚嫁的我们,背负的是家庭、责任。顺承家人,因为养育之恩,顺承传统,因为理所应当。是的,理所应当,至少在我看来,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立论依然根深蒂固地驻扎在大多数平凡人的思想中。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即便反感,却也无奈顺从。对于婚嫁,没有了当初的轰轰烈烈的期待,只愿平淡如水、相安无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