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孔融让梨,假谦让的教育还要误导多少家长?

孔融让梨,假谦让的教育还要误导多少家长?

作者: 小雨芽学堂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19:41 被阅读0次

    在中国,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孔融的祖父六十大寿,母亲让年仅4岁的孔融分梨。孔融认为自己要爱护弟弟谦让哥哥,于是挑选了最小的梨子。孔融成为了谦让的代名词,父母老师都让我们向他学习。

    表面看孔融让梨的行为无比正确,它弘扬了儒家谦让的美德。但是我在之前写的文章《从礼乐崩坏的春秋谈孔子的仁政》里提到,价一个人一定要站在他的时代背景去考虑。长大后的孔融看起来似乎并不是个道德高尚的孩子。袁绍攻打青州时,孔融抛妻弃子、独自逃亡。管秋阳与弟弟分食同伴,孔融评价不过是吃了一只能说话的鸟兽罢了,不足为奇。而对待父母的态度,更是让人跌破眼镜。他认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如瓶中物,当东西从瓶子里取出的时候,瓶子就没有了价值。(原话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无独有偶,美国也有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一位心理学家曾在美国征集过母亲的故事,其中一个罪犯来信讲述了自己年幼时的故事。妈妈摆出了几只苹果,其中一个又大又红。弟弟抢先说要大苹果却遭到了妈妈的责备,妈妈认为好孩子不应该争抢,要把好东西先让给别人。罪犯赶忙表示他只想要小的苹果,愿意把大的让给弟弟。妈妈很感动,他不但得到了妈妈的夸奖,更收获了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罪犯通过撒谎骗取了苹果,明白了想要达成目的可以通过不良的手段。

    回过头来看孔融让梨,并不是说孔融因为让梨才会变得道德恶劣,而是说我们要学会去思考故事背后的问题,即看似完美的教育其中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按照孔融的那套长幼有序的理论,那么就应该由最小的弟弟或是最大的哥哥获取大的梨子。那身为孔融的哥哥和弟弟,在孔融这样的行为衬托下,就显得不懂事理。我甚至大胆推测一下,孔融作为家中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了父母的关注。


    那么应当如何教育孩子?

    家长首先要学会尊重一个孩子的真实想法,因为当他(她)开始有独立思考意识的时候,也就拥有了一个独立的人格。在西方教育中,这一点做的很好,很多欧美的电视剧里父母和子女相处更像是朋友,而东方儒家教育中的“亲亲父为首”却是让孩子刻意去迎合父母的想法。

    年幼的孩子想要大苹果是人之常情,你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去仿效孔融的做法,压抑内心合理的欲望。过度压制孩子的欲望,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尤其是女孩。你能想象当4岁的小女孩和家里说想要好看的小裙子惨遭拒绝,二十几岁的时候看到自己心仪的衣服却不敢花钱买下的情形吗?

    第二件事就是要引导孩子勇敢地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当孩子能真实地说出内心的想法,家长才能有针对地指导。假如孩子事事憋在心里,或者惯于撒谎,都是危险的标志。像上文讲到的罪犯幼年分苹果的事情,他没有表达真实的想法,误导了母亲的行为,更是在后来越演越烈,最终面临牢狱之灾。

    第三件事是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告诉孩子什么时候该谦让。一是假如某样东西属于你,你可以选择让不让,出于你的自愿行为。像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东西送给别人,这个就是不对的,违背了孩子的自我意愿。二是别人需要帮助,同时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去谦让(帮助)。之前有个新闻,常州一个学校组织了爱心捐款活动,每个孩子人均捐款100元。其中有个小孩子家里是贫困户,捐不出钱。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班里每个孩子先给这个贫困户小孩捐款,凑满了100元,再以这个孩子的名义捐款100元。在我看来,这个老师的行为简直可以用荒诞二字形容,当一个孩子家里本身就捉襟见肘的时候,捐不起钱根本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只能对这个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你的孩子愿意主动把苹果让给你,那就收下吧,谦让本身没有错。

    原文来自本人公众号“小雨芽学堂”,转载请先联系。

    往期推荐

    优秀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6分钟慢速画一个可爱小女孩!【简笔画】 

    九宫图拆解小男孩画法!【简笔画】

    画个古装,给小可爱换套新衣服【简笔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融让梨,假谦让的教育还要误导多少家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vu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