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关于“自我中心”

关于“自我中心”

作者: 王立刚_Leon | 来源:发表于2018-09-11 23:22 被阅读153次

“自我中心就是对自我形象的过度关注,并且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可实际上,他对别人真实的想法根本不感兴趣。他关注的,还是他自己。”

——得到·自我发展心理学


如果不去收集外界反馈,在自己内心反复琢磨,就不会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

最近一年逐渐克服对自我形象的过度关注

去年11月,收集朋友反馈,说到“全能自恋”,我开始订阅了武志红心理学课,开始了解这个概念:

婴儿会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只要一动手就能毁灭世界。这样他就会高估自己对别人的重要性,也会高估自己自己的重要性。

这个问题昨天还发生过,我觉得自己不做某件事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交流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没那么重要,对方没那么脆弱;

假如不说出来,这份认为自己非常重要的压力就会一直存在,这份压力既会让自己重视自己的行为,也会让自己患得患失。

关于“自我中心”

这张图是我几个月前听武志红老师直播做的。

我们的内心需要一个边界,保证外界的言语、行为不会直接伤害到自己;也需要有交流,在交流中根据外在反馈持续完善自己。

如果没有边界,别人的一句评价就会让你崩溃或者万分激动;或者直接改变你的行为和看法,你整个人就会表现得摇摆不定。

上个周,一个朋友建议我不要去体制内,要是以前我会直接接受并且认同她的建议;但有建立边界的意识之后,我会留下一层缓冲——她说的话是基于她的经历和认知,不是完全适合我;

同样,你自己的言语也有认知和经历的边界,别人不可能完全接收,自己也不需完全负责,只能提供引导。

如果没有交流,缺乏现实检验,就会活在思维当中,一件事情就不可能有答案;它会永远悬着并且飘来飘去扰乱心神,就会纠结。

对我来说,假定自己对别人有很大的影响这样一种接近“全能自恋”的心理是不敢于别人交流的重要原因,害怕别人被自己的行为毁了,也害怕别人把自己毁了。

去年冬天,在我感觉自己有心理问题的时候,不敢跟导师说明,我认为这会给他带来很大压力,让他也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就找了心理咨询师。

这种对于自己和别人的过分重视会带来超乎寻常的压力,让一个人不敢伸出自己的触角,越来越缩回壳里。要么是完全封闭,不敢自我表达;要么就是没有正确的缓冲带,受到外部世界的严重影响。

跟外界接触获取的真实反馈远比知识更有效,在高频次的犯错与修正中,如果能够保证自我与外部之间既有缓冲带,又有足够多的交流,自我便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长大。

相关文章

  • 关于“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就是对自我形象的过度关注,并且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可实际上,他对别人真实的想法根本不感兴趣。他关注的,还是...

  • 刘嘉心理学30讲

    02丨告别自我中心思维 自我中心的本质:“你是宇宙中心” 自我中心,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自私。 自我中心在心理...

  • 关于我的自我中心

    我突然意识到我认同了一个观念:孩子面对外界刺激所表现出来的所有语言行为思维方式通通反应了我对待她的样子。换而言之,...

  • 批判性思考指南(十四)

    自我中心的人 自我中心是指聚焦于或集中于个人自身,并且仅对个人自己的爱好、需要和观点感兴趣。自我中心的人易于自...

  • 逻辑课第二轮学习:第八章 基本问题:“我的更好”

    自我中心的人 摘要 自我中心意指聚焦于或集中于个人自身,并且仅对个人自己的爱好、需要和观点感兴趣。 在自我中心的外...

  • 02丨心理学基础30讲--告别自我中心思维【笔记】

    1.自我中心的本质:“你是宇宙中心” 自我中心,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自私。 自我中心在心理学上是指:我所看到的...

  • 自我中心思维----《心理学基础30讲》体会之二

    上一篇是与直觉思维有关的内容,本篇将探讨自我中心思维。主要内容有什么是自我中心思维,自我中心思维的优缺点,如何利用...

  • 于丽萍|告别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的本质:“你是宇宙中心” 自我中心,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自私。自我中心在心理学上是指:我所看到的一切也...

  • 6.27【阅读问道】(书摘)学生过于自我为中心,怎么办?

    书摘: 关键词:自我中心 1.自我中心的心理学解释:过度自我中心是一种性格缺陷,在中小学生中很常见。这样的学生会无...

  • 自我中心

    见: 以自我为中心和以我们的种族,群体为中心的心态会使得很难从各种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不能公正地对待其他的人。自我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自我中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wp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