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玫瑰花的问题:
@渊集·杨玄之 ,如果父母自身有一些问题,确实会给孩子带来伤害,还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这种不好的影响也会持续很久。作为晚辈一味的顺从和忍让或者改变也不会很愉快。是不是也要和父母划定边界感,维护自身的合理感受,让父母的行为越来越符合关系中的合理位置?
杨老师的回答:
首先,儒家并没有强调“一味的顺从和忍让”,而是强调有智慧的应对、引导和改变。孔子和孟子都高度赞扬过舜的“大孝”。舜面临的局面就是一个极端处境,有一个奇葩老爸瞽叟,还有心狠手辣的后妈,对待舜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伤害,而是要杀害。在这种处境下,舜依然以自己的智慧化解了。当然这是圣人境界,我们离这个境界很远。但无论如何,关键还在于“智慧”。普通人面对极端处境的概率也小,一般情况下,我们可能升维一两个层次,就可以应对原本看似无解的难题了。所以还是要自我升维啊。碰上我们实在搞不定的,那就像@Rosa 说的,先躲开,等以后智慧再上几个档次了,琢磨一下怎么搞定,再杀回来[偷笑]
这里有一个时间线——当我们还很弱小,智慧不够时,受到的伤害是既成事实,无法改变了。但是随着我们智慧和能力的提升,我们是可以逐步介入,调适和父母的关系,引导父母的行为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对待自己成长阶段的往事,会有新的,清澈冷静的观察——就像佛教所说的缘起观,看得明明白白。我个人体验——有些当时认为挺厉害的伤害,在新的认知维度下,会慢慢淡化,消解,如“桶底脱落”,不再成为自我的障碍。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事情真的会有神奇的转变。父母也会改变的。——最终这一切,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量与智慧。
同学1回应: 后面一本有讲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没啥影响的受着,影响大的,赶紧溜。
同学2回应:
“仁”字,讲两个人得关系,上一横和下一横是不一样长短。孔子仁是不对等的。
所以,父子,夫妻,兄弟,君臣位置都是不同的。 包括朋友两人关系也有不同的“月”,也有左右之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