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
批改学生周记,黄昊阳同学写的内容是:
《项链》
两个项链,一真一假。
在周未期间,我读了莫泊桑的小说名为《项链》。
女主人公为了一个丢失的项链,用了大半辈子都在辛勤的劳作,为此抵债。用年轻换来苍老,用美丽换来丑陋,当最后得知原先的项链是假的以后,很多人都会对她有嘲讽。
但是,仔细想想,真的做到女主人公的这份执着、坚定、坚持的人真的不多,有些目标,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改变,甚至消失。
我想“学习”也要像女主人公这样,不变自己的初衷,一点点进步,就一定会成功。
我思:
我觉得这个孩子没有受到书本教条的束缚,能有自己的思考,这很棒!
以前读《项链》,说这篇小说是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冷漠虚荣,现在再读感受却不一样了。
我觉得对于主人公来说,应该是件好事情吧。
马蒂尔德虽然虚荣,却同时是个乐观而心性坚定的人。她对于自己用十年的辛苦偿还项链这件事,是骄傲的。我没有买串假的骗你,也没有赖账,而是用自己的力量还清了,做的不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她能够坦然地面对她的朋友说出来。虽然我现在美貌不在了,但我不欠你的,跟你仍然是平等的。
她知道真相以后,应该会在一段时间内痛苦,悔恨。但乐观的她,会重新开始生活的,就像十年前她知道项链丢掉时候展现出的勇气。
我一直觉得,项链这篇小说里的人都是挺好的人。马蒂尔德没有买串假项链去骗她的朋友,她的丈夫也责无旁贷的帮她负起了还债的责任,她的朋友知道后第一时间告诉她其实项链是假的。现在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