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丛台酒厂,第一次品尝了丛台30年。
相比于丛台10年的淡雅,20年的浓香,丛台30年突出的是入喉的绵厚,唇齿间的暗香,就像多年不遇的知己,倾盖如故的邂逅,一旦相拥,便留下了岁月的味道。
上午除了进行“丛台窖龄原酱杯”“师恩难忘致敬楷模”主题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外,还为区楹联协会主席刘永清老师授予了世界上悬联求对“时间最长”“数目最多”认证牌,也对丛台酒厂副总经理马晓宁颁发了楹联协会荣誉主席证书。中午酒厂置酒,一个20多人的大圆桌,推杯换盏,宾主尽欢。
席间,刘永清主席是自然的主角,但他酒量不大,人很厚道,一圈下来就进入了微醺模式,大家也不觉被感染得开心起来。我左手坐的是我十多年前的同事王老师,也是刘永清主席的夫人,开始我推她到刘主席身边,可她执意不肯,我也只好随她。到了现在的年龄,要喝自己想喝的酒,坐自己想坐的位置,万事让自己感到舒服就好。
服务人员给每人准备了分酒器,我就劝王老师喝杯酒。她说从没喝过,这我是知道的。从1997年实验中学建校开始,我们就是同事,王老师比我大几岁,为人爽朗大气,时常坐一个酒桌,但从来不沾一滴酒。我说在酒厂吃过几次饭,就数今天的规格高,大家都沾了刘老师的光,这杯丛台30年,怎么也得尝尝。
王老师也就真的端起杯,闻了闻,说很香,抿了一小口,说很甜,一点也不辣,慢慢就喝下了一杯,我也随即把杯添满。我想,文章和酒一样,好与不好,只有慢慢品过了才知道。太多的时候,自己夸自己一万个好,也不如路人翘起的一个大拇指。就像这次,从不沾酒的王老师都说这酒好,那才是真的好。
我右手边是醉翁,当年和我外祖父是生产队正副队长,今年73岁,每天是上午半斤少,下午半斤多,特别喜爱文学,出了两本诗集。他说这次放开喝吧,回去的车也早已安排好,只是一次把千多元喝下去,总感觉很可惜。我说没关系,再怎么好的酒,只有喝下去了,才能表达了它的价值。
对过的江老师干了一杯向大家亮底,我打趣说要对外广播,怎么也得用分酒器。为了树立用壶喝酒的形象,丛台酒厂李总碰杯的时候来了一壶,陈局来了也整了一壶,马总来了对干了一壶,不知不觉间一斤酒就下了肚。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关键还是酒要好。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有次过年在同学家喝酒,一杯下去满嘴的煤油味,也不好意思说换酒,主家问我怎么不多喝时,我只好推脱说昨晚喝高了。很多的酒场,人好,酒好,菜好,很不容易碰到,但今天在丛台,满桌是文友,酒是丛台30年,别样的爽口菜,必须酣畅淋漓才好。
别人来了咱也得过去,来而不往非礼也,端着酒壶挨个找人碰了一圈酒,就是别人喝水,自己也是一杯干。自己能喝多少酒先不论,表达满满的诚意,什么时候都不能少。
于是,又一次忘记了回家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