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共读21天
跟静怡老师读《爱弥儿》

跟静怡老师读《爱弥儿》

作者: 生花 | 来源:发表于2016-11-14 09:28 被阅读125次

早晨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静怡老师带读《爱弥儿》了,马上打开微信听带读,这本书自己看过一部分,又属于看了个开头又中断了的,这次跟着静怡老师带读,读完这本书的阻力瞬时觉得少了许多。

听着静怡老师不疾不徐的开场白,再次听到想念已久的声音,亲切感油然而生,彭彭属于麻辣风格,静怡老师就是温和恬静的风格,还记得第一次跟静怡老师面对面的时候感受到她的温暖,让人很想和她亲近。而和她交谈的过程,一次又一次地被她的博学所折服。她有着资深HR高管的经历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她选择了陪伴两个孩子,她不断地学习,涉猎有关育儿的各流派的理论,同时不断实践,她帮助了很多妈妈成长,据说彭彭和静怡老师相识也是因为同学的缘分,和辉辉老师结缘也是如此,可见越是厉害的人越不会停下学习的脚步。平凡如我,能认识她们,觉得很幸运,更珍惜学习的机会。

这本爱弥儿是卢梭写于1762年,读这本书的时候,一是要放在18世纪的背景下,而是放在21世纪的现在,来理解书中的一些观点。听带读的时候,联想起《儿童心理学》这本书里介绍的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在18世纪,卢梭的观点在当时确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现代,他的观点依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只是要考虑到时代变迁的因素,更加辩证地来看。

卢梭认为教育的最高目在于培养自由人,他的自然教育理论倡导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各阶段相一致,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滞后。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的他们的孩子,这样是不够的。应该教育孩子成人后怎样自我保护,教育他们经受住命运的打击,教育他们蔑视豪华与贫困,教育他们在必要时,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炽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你劳心费力防止他死去,但他终究是要死的。因此,问题不在于防止他死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不是年岁活得最久之人,而是对生活感受最深之人。

说实话,这些话放在自己身上更加受用,虽然活了三十年,如何生活这门课我依然没有学好,我有时候不知怎么教我三岁的儿子和不足一岁的女儿如何好好生活。我能做的,就是学着把每一天尽量过好给他们看。

静怡老师对于孩子和母亲的依恋关系的延伸尤其精彩。关于不同依恋类型的理论,我近期在心理学的书上看了不止一次,理解确不够深刻,还要靠着强记,当我看到这几幅漫画的时候,不禁豁然开朗,不由地赞叹,描述地精准又充满乐趣,一下子就理解了,太赞了!


更多精彩带读尽在香知悦读阅享分部,另附12月精彩书单,看人类未来趋势,看未来自己,看当下带娃~

扫码加游妈,香知悦读阅享分部邀你享新知,同成长

相关文章

  • 跟静怡老师读《爱弥儿》

    早晨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静怡老师带读《爱弥儿》了,马上打开微信听带读,这本书自己看过一部分,又属于看了个开头又...

  • 94爱弥儿2

    【飏飔妍儿20161115学而思D94】静怡带读《爱弥儿》D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嘿嘿,想更科学的育儿就成了香知悦读...

  • 93爱弥儿1

    【飏飔妍儿20161114学而思D93】静怡带读《爱弥儿》D1(0-2岁:婴儿期) 做了静怡提供的成人安全感小检视...

  • 96爱弥儿4-5

    【飏飔妍儿20161118学而思D96】静怡带读《爱弥儿》最后两部分,关于育儿知识内化,香知悦读也一直强调育人先育...

  • 95爱弥儿D3

    【飏飔妍儿20161116学而思D95】静怡带读《爱弥儿》D3一直在想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大树,也许过多关注自己...

  • 归于自然,把孩子看作孩子

    ——读《爱弥儿》第一卷有感 《爱弥儿》这本书人们对它的评价相当高。歌德称《爱弥儿》是教育的福音;康德因阅...

  • 孩子说谎有错吗?

    ——读《爱弥儿》有感 今天读到爱弥儿的10-14章节。主要讲了四个问题。...

  • 读《爱弥儿》

    每周一本书,《爱弥儿》却断断续续看了两个星期,刚开始看《爱弥儿》觉得有些枯燥,感觉和我们的生活现实相距甚远,越读到...

  • 读《爱弥儿》

    对卢梭的《爱弥儿》早有耳闻,知道不仅是教育论著,还是文学名著。最近,时间比较宽裕,得以细读。这本书以儿子爱弥儿和女...

  • 读《爱弥儿》

    最近在看卢梭的《爱弥儿》,虽然有些晦涩难懂,可是还是觉得值得一读。 这本书是一本教育著作,可以说是事无巨细的阐述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静怡老师读《爱弥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ch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