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了个牛肉蒸饺,想起“春和楼”的蒸饺,又回想起关于“春和楼”的一些过往。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86987/71755a9a5a2633e4.jpg)
号称鲁菜第一楼的春和楼,位于青岛市老商业中心。春和楼的前身是源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胡家馆子——一家专为歇脚渔民提供就餐的小饭馆。后几经发展,被誉为“岛城鲁菜第一楼”。一代代名厨的坚守,成就了春和楼的百年品牌,也有了青岛民间“身穿谦祥益,头顶盛锡福,看戏上中和,吃饭春和楼”的民谣。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86987/c9603b56bac3e454.jpg)
我记得以前的时候,能进春和楼吃顿饭是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春和楼就推出了订餐送餐和厨师上门服务,康有为就曾邀请厨师登门做菜;在老青岛人眼中,在春和楼办喜宴才叫面子;而且在春和楼办的婚宴,必须先在报纸上刊登订婚启事,1935年十月十日《民言报》登载:“鞠兴华、贾淑芳在青岛春和楼酒家举行订婚庆典。”这种启事当天还有五六个之多,大多提到了春和楼的名字,足见春和楼在商业推广上的眼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86987/69e510d0acf68dc0.jpg)
现在的“春和楼”似乎已经没有了当年鼎盛时期的样子了,可能是因为中山路早已退出商业中心的地位,人流量越来越少的原因吧。不过“春和楼”有几道鲁菜,仍然令岛城原住民念念不忘:九转大肠厚实却不肥腻,火候恰到好处。葱烧蹄筋筋道却又很好咬烂,而且入味。干煎大虾很香,虾头里满满的膏,大满足。油淋螺片很脆爽。蒸饺的馅很大个,皮也做得好。特别是那道“香酥鸡”,是我每次去“春和楼”必点的美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86987/13440b8cb26e9ae4.jpg)
从1924年出版的新闻报道《春和楼酥香鸡》一文可知,香酥鸡初名为“酥香鸡”,来春和楼的食客多点此名吃。“酥香鸡一上桌,即香气四溢,动箸夹食,酥烂脱骨,入口咀嚼竟不费力,齿颊间异香频频”。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86987/09337d21ca2343c5.jpg)
传承百年的一家老店,虽然外表看起来很不起眼,实际上春和楼还是有着老字号的实力的,所谓“宝刀未老”的感觉吧。特别是老一辈的青岛土著,还是对“春和楼”情有独钟的。那块当年康有为题写的“春和楼”三个大字,仍在体现着它在同业间不同凡响的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