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课杂记3

听课杂记3

作者: 天骄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18-10-11 18:12 被阅读0次

                  《推敲》待推敲

                          一  导课“来找茬”

      开课伊始,教师与学生一起做了《大家来找茬》的小游戏:前两幅图找不同,第三幅出示《题李凝幽居》全诗,不同就在“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然后导入课题。

    这样导入看似有趣新颖,承接自然,但细思起来又感觉哪里不对:本文通过故事来表现贾岛用字严谨认真的钻研精神。他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正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而“大家来找茬”虽然有引发学生兴趣,训练观察能力之功效,但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相去甚远――发现不同与细细推敲是多么大的“茬”!

      可不可以这样:唐代有位诗人,他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煞费苦心,“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用诗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形容他真是恰如其分。著名诗人韩愈曾尊称他和孟郊为"郊寒岛瘦 "。他就是著名的诗人贾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故事――《推敲》。

            二  韩愈背“黑锅”

    教师引导学生读韩愈的话“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孩子们愤怒着,气急败坏着读着,引来了教师的表扬。

      韩愈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他在政治上忠君爱国,志向宏远,在文章上,更是针砭时弊,发人深省,同是一个朝代的刘禹锡就评价韩愈是个三十年内使得声名塞天的巨人。一项狂傲的苏轼评价他的文学成就是“文起八代之衰”。《旧唐书  韩愈传》中说“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意思是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可想韩愈为国鞠躬尽瘁,为官嫉恶如仇,对人宽宏大度。即使有人冲撞仪仗,他更多的是威严吧!

              三  表演也“疯狂”

        教师分别让学生齐读、同桌分角色读、男女对读贾岛和韩愈的话后,出示了一个小剧本让学生分组表演。学生的兴趣一下提了起来,课堂也热闹起来,不久上台展示。

    要知道,表演是对语言的再创造,对内容的再次升华。孩子们对语言的学习还没浸入,内化还没完成,这样的表演不是为难他们吗?课堂上看似的热闹掩盖的是什么?这样的表演又有多大的语文功效?

    况且,即使表演也需备课:身处唐朝中晚期的韩愈所戴的“冠”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怎么看怎么“穿帮”;两个差人到底该把贾岛怎样“带”到韩愈面前?文中用是“带”字,我想应该是“推搡”吧!绝不是孩子们表演出来的让人想起文革整人时的“坐飞机”;贾岛与韩愈见面时应该跪吗?见官下跪元朝始兴,明清“发扬光大”,我想贾岛“长揖”足矣吧!

    吹毛求疵!众君勿责!

相关文章

  • 听课杂记3

    《推敲》待推敲 一 导课“来找茬” 开课伊始,教师与学生一...

  • 听课杂记

    听了语文课。总觉得有点东西如鲠在喉,这些东西都是平常的课堂中的小细节。虽不影响整个教学流程和效果,但必须谨记...

  • 听课杂记

    听课,有点想法,试梳理一下。 一、搭支架 学生来到课堂,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是在原有认知上是提升。学...

  • 玉壶冰心(九九)听课杂记3

    《短歌行》二弹 (其一)李思齐 思齐《短歌行》,东汉乱世中。 笔下有丘壑,胸藏十万兵。 吟诵多慷慨,深研八句功。 ...

  • 听课杂记2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不少语文老师精心准备着课件,恨不得把文本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画面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

  • 听课感言杂记~2020.3.25

    这两天听的课有点杂,初级课一点,中级课一点,也在自己找感觉,晨读吸引力时也是有一段很有感觉。 情绪的逆流,时刻察觉...

  • 杂记-2

    杂记(2) 2010-3-25 11:18 与老公相识------相恋------相爱------相拥------...

  • 各家学说-听课杂记

    随季节需要变化药量。比如说冬天6g麻黄,春天就可以3g麻黄。为什么可以这样,因为时令大自然给你了另外3g麻黄。 西...

  • 全力之后,必有松懈;大明之后 必有大暗|日复盘D7W29(7.1

    我的本周小目标: 1.主题阅读听课+3本书❌✅只阅读,未听课 2.Nancy双语营听课+作业✅ 3.大运动3次❌ ...

  • 杂记3

    中午吃完饭,一群一群的孩子跑回教室去完成数学老师布置的每日5道题。我和数学老师还坐在食堂吃饭,数学老师今天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杂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fi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