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我室友对我说,小妖,我同学看了你的文章,觉得你的文风像鲁迅。
我听过之后,不免哈哈大笑起来,甚至笑到肚子疼。
安静下来之后,我开始去反思,自己文风是怎样的,开始回忆起自己与文字的渊源。
小学,老师拿着我的文章,在班上读,读到哽咽。
我忘了自己写的是什么,但是他的声音,却成为了我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日后对于文字的感动,不是内容,也不是同学的赞美,而是老师被深深触动的声音。
那一次,我为文字流下了第一滴眼泪。
从此,我与文字便结下缘分。
初中,我喜欢在各种纸片上写一些话,或简或繁。
常常会在安静的时候,反反复复地看,这个时间段是自己精神最愉悦,最满足的。
高中,我和闺蜜一起结识了三毛,爱三毛爱得一塌糊涂。
我们爱看同类的书,喜欢同样的人,常常为了一个细节受到深深触动,也常常因此陷得很深。
那些年,我明白世界上有一种友谊,叫爱你所爱,忧你所忧,也明白如志摩所说般“灵魂伴侣”。
大学,我的文字变成了电子版。
我得到了很多的赞美,文字也在自己手中越用越顺,可是却常常思考,什么是文字的生命。
02
在写文的路上,也曾迷茫过。
看到别人不经意写的文,却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然后好生羡慕,开始质疑自己。
但质疑只是暂时的,因为没有谁一开始就会。
在写文之中,我越来越明白,文字到最后拼的绝不只是文采,越到最后便越加明白,拼的是思想,是高度。
余华曾说过: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正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
我很钦佩,这样一位有勇气的作家,因为他能真正做到取悦自己。
在取悦自己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洞察人性。
或许这样,心灵才是轻盈的。
一颗轻盈的心,才能更好地感知生活,此时的文字也必然相当灵动。
或许只是一杯珍珠奶茶,都是文章中不能再美的东西了。
来自于生活的东西,自带着亲切,带着温暖,只要有心,没什么东西是入不了文的,并且它高于生活,也洗涤心灵。
每次看他写的文,便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身临其境,什么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余华说,事实上我只能成为现在这样的作家,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理智代替不了我写作。
能始终为内心写作之人,才能将感觉刻画得入木三分。
才能在《活着》中,文采平平,却叫人过目难忘。
才能将自身感情写得如此动人,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叫人更加明白他理解他。
03
莫七也曾在文章中写到:
一直遗憾,情感总是爆发得猝不及防,离开得悄无声息。
我对此感触颇深。
每一天,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听到不同的话。
可是这些并无大碍,因为这就意味着感知,意味着心不是蒙蔽的,意味着你的文字有了血肉,有了生命。
或许某天待到下笔时,便犹如笔下生莲,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如潮水般涌来。
其实,现在我写文,每一句都牵着我的心。
那些自己写下的文字,于我来说,是新生,是自己孕育的生命,因为我就是那个为内心而歌的人,会去探寻那个不为人知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