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怪”现象
教育在我的眼中一直是高尚的,学校在我的心中一直是向往的地方,老师在我的记忆中一直都是伟大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在我的观察中,不知道何时变了味道。
学校里出现很多“怪”现象。
怪象一、学生不爱学习。
小时候,看着姐姐背着书包去上学,心里特别羡慕,也偷偷地跟着姐姐到学校去。一个人呆在教室外面,看老师写字,听学生朗读,心里就觉得这是最快乐的事。
后来,自己真的走进教室,别提有多高兴,特别珍惜书本,铅笔等。那时候家里比较穷,作业纸都是用的草纸,铅笔削到不能再削了,用纸包裹塞在笔筒里接着用。
上中学了,因为家庭贫困,爸爸不让我继续念下去,我哭了好几场,心里特别难受。一想起课堂,看着书本,就觉得是那样亲切,也是那样的不舍。当我背上行囊,踏上开往唐山的火车,几分凄凉涌上心头。
然而,在唐山东奔西走,也没有挣到钱,饿着肚子回家了。后来在亲戚的劝说下,爸爸同意我复读一年。
那一年,我是拼命地学习,早晨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后睡觉。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了,心中总有几分遗憾,没有走进大学的校园。
这么多年,总觉得学习的不够,拼命地买书,读书。但看看今天的学生,教师走进教室时,没有发现几个学生是在读书或在写字的,基本上是你追我打,乱哄哄的。
每天检查作业时,总有那么多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多数是和学习没有关系的。书包里除了课本还有很多的玩具、零食。
怪象二、老师不爱教书。
在师范学校学习时,我牢牢记住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在那时候认识了一个人——陶行知。我暗暗发誓:做一名这样的教师。我拼命的学习《心理学》《教育学》,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理想国》等教育名著,为做一名好老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喜欢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听他们的歌唱,听他们的诉说,和他们一起打篮球,跳绳,也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祝福等。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儿童,我又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儿童教育心理学》让我更进一步理解儿童的行为。《奇迹教育》告诉我一名优秀的教师怎样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在感恩的感召下,能够创造出奇迹。《未来教师》《高手教师》《致教师》《读书成就教师》《把班级还给学生》《诗意语文》《情智教育》《诗意教育》等一系列书籍,丰富了我的脑袋,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在教育学生时更能得心应手。
而现在,教师不愿意待在教室里,下课铃声就像解救的信号;而上课铃敲响好一会,他们才慢腾腾地向教室走去。课后,老师们在一起谈论的也多是“抖音”“快手”“微信”等,很少在一起聊教育,聊学生,聊教学。
怪象三、教育就是考试。
考试,是学校进行教育评价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教育的目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考试就变成了学校、领导考核的唯一手段。
长久以来,在这样的机制之下,教师要追求教学质量,家长要追求孩子更好的学校,更好的教育资源,在这些追求之下,学生的快乐,便自然而然地被忽略掉了。
学校要考核教师额度绩效,考试;领导要考核学校,考试;班主任管理学生,考试;科任老师要晋职,考试;家长了解孩子,还是考试。望不到边际的题海,望不见未来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学校生活的唯一方式了。
学校,本应是学生乐于向往之地;教师,本应是学生亲切之人;课堂,本应是学生成长乐园。然而,在目前的教育状态下,这却成了理想的状态了。我想这可能是一段时间我为之努力的方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