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802)

闲读《随园诗话》(802)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2-09-28 20: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六·二六】

吴竹桥太史见访湖上,赠诗,有“湖气逼人将上楼”之句。范瘦生《观梅太湖》亦云:“湖光都欲上楼来。”两意相同。吴《题扬州天宁寺》云:“铃声得露清如语,塔势随云远欲奔。”尤妙。

吴竹桥,即吴蔚光(1743—1803),字悊甫,号执虚,一号竹桥,别号湖田外史,安徽休宁人,寄籍江苏常熟。清学者、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选庶吉士,授礼部主事,后因身体不佳,辞官回归家乡(常熟),居家20多年,潜心读书著述。著有《古金石斋诗前后集》、《读礼知意》、《寓物偶留》、《春秋去例》、《小湖田乐府》、《闲居诗话》等。

范瘦生,即范起凤(生卒年不详),字紫庭,号瘦生,宝山人,诸生。有《瘦生诗钞》。

扬州天宁寺,名天宁禅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城北丰乐上街3号。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始建于东晋,原为谢安别墅,后由其子司空谢琰请准舍宅为寺,名谢司空寺。以供尼泊尔僧人佛驮跋陀罗在此翻译《华严经》。但有专家对此有不同看法。比较可靠的应是《宝佑惟扬志》所记载的,天宁寺始建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以年号为名,最初称为“证圣寺”。《宝佑惟扬志》是宋代编纂的扬州志书,与建寺时间较近,当时寺庙的名声又很大,当不会有太大出入。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证圣寺改名“兴教院”。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全国重要州府均建“天宁寺”。所谓“建寺”也包括将原有的寺庙更名,于是赐予此寺“天宁禅寺”之名,从此沿袭。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天宁寺,来历就在于此。明洪武年重建,正统、天顺、成化、嘉靖间屡经修葺。清代列扬州八大古刹之首,康熙帝南巡曾驻跸于此。乾隆帝二次南巡前,于寺西建行宫、御花园和御码头,御花园内建有御书楼——文汇阁。日军侵华期间沦为兵营,文革中更遭破坏。1984年重修。修复后,用作扬州博物馆新址,对外开放。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802)

    【原书卷六·二六】吴竹桥太史见访湖上,赠诗,有“湖气逼人将上楼”之句。范瘦生《观梅太湖》亦云:“湖光都欲上楼来。”...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 闲读《随园诗话》(4)

    【原书补遗卷五·一十三】山东道上,妓女最多,佳者绝少;过客题诗壁上者亦多,佳者亦少。独有无名氏末二句云:“最是低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8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jt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