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尝一口。要想知道《底特律:成为人类》这个游戏的魅力,只有自己亲自试一试,当然前提是你得有专用游戏机,以及专用游戏碟。
百度百科有这样一句话介绍这个游戏,“2019年已经不存在能与《底特律:成为人类》进行同级别对抗的互动电影游戏。”
儿子暑假回来告诉送我们一个礼物,且相信一定会喜欢的,我纳闷会是啥呢,毕竟生日礼物送的实用且用心了。直到几天后,好大一个盒子邮寄到家,里面是一张光碟,儿子说这就是送我们的礼物。
随后开始介绍这个礼物,说可以把这当做一个游戏电影,里面有无数可能情节与结局,人物心理复杂到能用上心理学知识,关键还有——我们能想到的情形人家游戏里面都想到了,我们想不到的各种可能人家也都想到了!我突然就联想到了办公软件系统,尤其那个电子表格。
知道我不太会用游戏手柄,说由于这是个游戏电影,因此也要用游戏手柄操纵选择。不过,接着安慰说不用担心,这个手柄用起来很简单,就是简单选择动作。这让我快速移情到笨拙使用游戏手柄“被迫”陪他打游戏的窘境,双人游戏中,我扮演的角色像个小孩子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关键时刻绝对掉链子,要么遇到危险不会逃跑,要么不能避开枪林弹雨,要么自己迷失了位置不知道乱跑哪里了,许多次无奈被复原救活回来,甚至导致了游戏手柄恐惧症。
的确,就是在这种看似应该快乐的“打游戏”中产生了恐惧,看见游戏手柄就害怕,拿着游戏手柄就紧张,总是笨拙的慢三拍不知所措,而后自暴自弃不喜欢。这就是心理学典型的“习得性无助”。好在儿子很少急躁,总是耐心的一次次告诉操作按钮,即便这样也是无感于游戏。
这个例子可以启发家长理解孩子学习的经历,得以共情孩子不愿意学习的心理。毕竟这么好玩的游戏竟然不会玩不想玩不去玩,就如同这样好的条件竟然不会学不想学不去学,何其相似哉!
想起李克富教授的通俗解释,“一个抽烟的人三天不抽烟是痛苦的,一个不抽烟的人抽三天烟也是痛苦的!”“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学三天习是痛苦的,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三天不让学习也是痛苦的!”
你能接受上面这个说法,就会知道我玩游戏的痛苦指数,与孩子不被允许玩游戏的痛苦指数类似。进一步,定能理解生活中我们那些看不惯但别人喜欢的事情,以及我们喜欢但别人不接受的事情,包括孩子喜欢或者讨厌的事情,为此也就会多了一份接受的可能,毕竟在心理咨询视野下,“接受是改变的提前!”
过了几日,儿子告诉我有空时候玩玩这个游戏电影呗,后来知道这小子自己并没有玩这个游戏,就是感觉特好适合我们玩,从而专为我们买的,而且还耐心引导、指导我们开始,期间也并无急不可耐。
的确,仅仅玩过几次,发现这个游戏电影不一般,真的不是一般游戏的打打杀杀,不是为了情绪发泄或者即时满足感,你能和/或想表达的心理活动与行动,人家都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即人性的无数选择可能,就在游戏里面。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尝一口。要想知道《底特律:成为人类》这个游戏的魅力,只有自己亲自试一试,当然前提是你得有专用游戏机,以及专用游戏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