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家小子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快乐因子。
当你给他交待一件事时,他回答得又甜又响又脆。
“好的!”干脆利索。
以往写日记,很不耐烦,催了一遍又一遍,这几天,从外玩了回来,主动记录。
“妈,我爱你,做好梦哟!”晚睡前的温馨话说得高调又甜蜜,而且还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到底是从什么原因让他轻松愉快呢?
原来呀,近期将轮到他们班级主持升旗仪式了,他非常渴望站在台上拿着话筒主持。
好几周前就把想法告诉了我,我只是告诉他,想要的,自己就要争取。
凭借平常在班上的人气,他算是入了升旗仪式的围,究竟能否当主持呢?
老师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周末回来准备主持稿,周一与另一同学竟争后再定。
周六,学完绘画,钢琴,书法,一天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吃完晚饭,舍弃外出玩的时间,一直琢磨了两小时,才把稿子大致流程写出来。
第二天,又花了一个多小时练习……
周一,他被选上了。
中午,电话那头都能感到他的快乐。晚上下班回去,滔滔不绝地讲他与另外的同学在文图馆准备重组稿子的事,虽讲到有一同学偷懒耍滑有点愤愤不平,可语气明显表示,自己很乐意抄写稿子。
从整件事看来,参与到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是会让一个人快乐的。
试想,每件事每次活动,你都充当观众,渐渐地,你是否就觉得,自己在远离集体,集体的一切都显得无所谓。
最后,不要说你被人遗忘,恐怕连自己都忘了自己吧!
回想高中时的自己,学校运动会不参加,班上也没啥活动可参加,没有参与感,就谈不上有成就感,幸福指数也就大打折扣。
时过境迁,当我体会到一个参与到集体中的重要性时,青春的尾巴已短得不能再短了。
遗憾是有的,但,我还有机会不让我身边的孩子重走我的道路。即便是在台下鼓掌,那也是要心甘情愿的!
怎样才会心甘情愿站在一旁为他人鼓掌?
谁与生俱来就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化境,成人难以做到,更何况是十三四岁的少女?我想,绝大部分孩子是希望在同学在老师心中有存在感的,若能获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赏,那将是莫大的鼓舞。
调皮也好,乖巧也好,优秀也罢,每个人的梦想都是神圣的。
尊重每个孩子的选择,尽可能给每个人搭建一个成长平台。犹如挑担子,力气大的有能力的就担多点,力气小的走路都费劲儿的就少担点,争取每个人都挑着各自的担子,走得稳稳的,平平顺顺的。在这个平台,每个孩子都选择适合自己的担子,向自己要走的路前进。
有机会参与了,都努力在自己的轨迹上向前迈进了,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在集体的存在感,那种集体荣誉感自然会得到升华。
所以给孩子搭建展示的平台是重要的。
有了平台,还要鼓励督促他们的参与,适时给予帮助。
只有让孩子们在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尝到了学习甜头的孩子,他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美丽的事业吧!
一个人有了参与的主动性,且在参与中都找到了存在感,那么,当他看见台上人优秀表现时,才会会心地微笑,坦然地接纳,心甘情愿地鼓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