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7日星期六,我走进克孜尔石窟。
新疆是古代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开凿于公元3世纪,天山南麓古龟兹地区的佛教石窟寺,一直到公元9世纪才慢慢停止修建,时间之长在中国是绝无仅有,是西域地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洞窟类型最齐备、影响广泛的佛教石窟寺遗存。它既是龟兹石窟的代表,也是佛教石窟寺从印度北传中国后,地域位置最西的一处石窟群,受到了印度、中亚乃至中原北方佛教艺术的多重影响,既可称作西域地区佛教石窟寺的典范,又是印度与中原北方石窟的媒介。它以独特的洞窟形制和壁画风格,明显揭示出佛教经西域地区由西向东的传播轨迹,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过程,即龟兹风格。
克孜尔石窟壁画内容,主要表现的是小乘说一切有部“唯礼释迦”的佛教思想。这些壁画很多是佛教经典的本生故事画,就是因果轮回的故事,宣扬人要多做善事。这里的每一种壁画都是无价之宝,它们比敦煌壁画还要早三百年,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
克孜尔石窟有四个石窟区,可惜的是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目前已发现的洞窟总数为349个,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石窟呈东西向在编延约1.7公里的明屋塔格山屋体上分层错落分布,并按山势自然走向分为四个石窟分布区域,只有80多个石窟还保留着精美的壁画,壁画面积1万多平方米。东来西往的多种文化艺术在西域的碰撞融合,使得克孜尔石窟在世界上是仅次于敦煌的艺术宝库。
矗立在克孜尔石窟前的鸩摩罗什,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高僧。克孜尔石窟是他一生的起点。鸩摩罗什出生在龟兹,他自幼天资超凡,三岁能识字,五岁就能读很多书,七岁随母亲一同出游。他佛学造诣高深,专心翻译佛经,名扬西域周边各国,成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克孜尔石窟除了受到风蚀、洪水、地震等自然影响外,还曾经遭到外国考古学者和探险家的偷窃,他们不仅盗走了众多雕塑,还用胶布粘走了大量壁画,让石窟处处满目疮痍。
克孜尔千佛洞中,有些洞窟是古龟兹画师和僧人们的住所,室内有灶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他们吃住在这里,平时就是造佛作画,纪录了公元3世纪到公元9世纪新疆的生活图景,他们的杰作,为后人留下了这珍贵的文化遗产。
克孜尔石窟作为中国现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造址,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尤其是壁画的独创性和多样性,成为克孜尔石窟艺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是佛教艺术史上的一大创举,更是佛教艺术发展承前启后的摇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