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文课,肯定会有读书,背书等开口的环节,课堂还会有听写,作业有时也会有抄写,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背诵记忆。
但我发现有一个学生从来不愿主动参与这些环节。我曾经让大家自由朗读,背书的时候,他一个字也不开口。我提醒他要读出声音,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记忆。他却说他不习惯读出声音。他说他一样可以记得住,但我看他的主要方法就是用眼睛看。我很不能理解。我猜测他是不是不好意思读出声音?或者因为我发现了他不发出声音读书,他就强行狡辩这么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7161229/bad40db00906fff8.jpg)
随后有几次,我便测试他,让他来背诵,发现他果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顺利的完成了背诵的任务。听写也是如此。
这让我对怎么背诵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我明明记得书上说记忆中视觉占百分之七十左右,听觉占百分之十五左右,但两者结合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可这个孩子他可能的确习惯了只通过视觉记忆也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了。那么我便不再强求他一定读出声音。
![](https://img.haomeiwen.com/i7161229/2341943a931ef7f5.jpg)
这也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在以往的学生当中,有一个学生肢体协调能力非常的不好,他做起广播操来非常的不协调,但是他每一次都非常认真,非常努力的在学。可惜效果不佳。我和体育老师也不再强求她。有一次平常的课间操的时候,其他未曾教过她的体育老师,看到他这样做操,特意来提醒我说那个孩子做操非常不认真,好像故意在捣乱,要我做操结束后好好约谈她。我只好向这位体育老师说明她的特殊情况,老师只好默许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161229/f312ff492b3a84be.jpg)
我想这样特殊的孩子肯定还有很多,可大部分时候,我们作为老师都希望大家整齐划一,不想看到不协调,不合拍的存在。
可我们确实应该看到这些那些特殊现象的存在,我想不影响他人,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我们要允许他们这样,要接受他们的这个样子。这是对孩子来说最好的保护和尊重。
愿每一种特殊都被善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