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二十二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二十二

作者: 梁Lianne | 来源:发表于2021-10-05 19:04 被阅读0次

第二十二天P52~53

张文濡爸爸:

这两页——完全没—看—懂!!!

虞博涵爸爸:

这两页,关于头的说法,我不是完全认同,感觉有点绝对。可能角度不同,我凭感觉可以理解施大爷的想法和灵性的部分。但是现代科学难道不是像爱因斯坦和霍金他们用头脑奠定的基础吗?树上的苹果赶巧也是砸在牛顿头上,说实在的,万有引力要感谢牛顿的脑袋[偷笑][捂脸]

杨倩如老师:

哈哈哈 头脑怎么能说是一无是处呢?科技进步不就是靠头脑嘛?是啊!这个辩论有点像四年级时孩子们写头脑和心哪个更重要那次。

虞博涵爸爸:

对啊[偷笑]

施泰纳说脑袋是地球上的外来体,可能完全是指灵性的部分说的吧。说脑袋和腿是完全对立的,可能也是这个意思。

杨倩如老师:

对头脑的重视并不是一直如此。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时要储存肠 胃 肝 肺,心脏要放在体内。《亡灵书》中提到,当个体死亡后,死神阿努比斯Anubis会带来一杆秤(类似于现代菜市场的杆秤),用玛特(真理之神)的羽毛来称心脏的重量,如果一个人心脏重于羽毛,则此人罪孽深重,不能进入冥界,将会受到惩罚。这暗示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所以没有心脏的话,就升不了天了。人们认为灵魂是在心之上。

有趣的是,制作木乃伊时,对大脑是这样处理的。

以下内容可能引起轻度不适。

处理大脑的过程被希罗多德描述为“洗脑”,是一项复杂但又井然有序的工作。在“洗脑”的时候,工匠一般会用凿子从左边的鼻孔塞进去, 将筛骨击碎,再用其他工具在脑腔中转动,以便破坏脑髓。 之后,他们会用一根很细的长柄勺从鼻孔里探进大脑里,将脑浆舀出来。

  然后再倒进一 些酒冲洗一遍,当这一切都做完之后,把一些药物和香料塞进空空的头骨 中去。由此可见,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时一般不保存脑浆。之所以迫不及待地将大脑清除出去,除了古埃及人认为大脑不是灵魂 的寄托物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脑极易腐烂。

张文濡爸爸:

这也就是为什么,对大脑的认识成为了区分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虞博涵爸爸:

狄公案里面有个铁钉案,也是类似做木乃伊的手段。

张文濡爸爸: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现代医学”绝对碾压“古代医学”,但从“哲学角度”或“灵性”的层面分析,古今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因为这个层面的事情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如同智霖爸爸所说的那样——存在即合理!

单毓宽妈妈:

两侧腿脚像机械一样,好比滑轮的两边,如果一侧重一侧轻(机械判断)是没法走路的,头脑(意志)会调动身体倾斜重新平衡整体,使身体前行(指引事件)。

如果不涉及意愿(心)和灵魂,世界看上去就是客观唯物的,符合科学家们研究的理论。

杨倩如老师:

咱们这个书读的,背后牵扯的东西很多。一个是头脑是前世的封印,而四肢承载的意志才是带向未来的萌芽和种子。从这点上说头脑和四肢是相对的。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四肢是决定和结论。头脑并不是。

关于古代和现代的区分,要说到人类的纪元发展,纪元的阶段也是人类整体的意识发展水平的变化,从完全无思考,到用以太思考,到头脑思考,再到无所不用其极地使用科技,再到意识更多参与,科技飞速发展让人们生活越来越便捷舒适的同时,有了更多道德意识介入,比如环保意识等。这些发展看起来是向前的,也许换个角度反而是倒退,就是一种必然客观的存在吧。

张文濡爸爸: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话适用于任何人

杨倩如老师:

这里面牵扯到人智学的很多理论和书籍,有《奥秘科学大纲》和《人的普遍智识》,感兴趣的人可以读。不然就不求甚解地继续往下看着。

单毓宽妈妈:

两侧腿脚像机械一样,好比滑轮的两边,如果一侧重一侧轻(机械判断)是没法走路的,头脑(逻辑判断)会调动身体倾斜重新平衡整体,使身体前行(意志指引事件)。

如果不涉及意愿(心)和灵魂,世界看上去就是客观唯物的,符合科学家们研究的理论。

这里的“意志”在施泰纳的原意是什么呢?有人看过英文版说是“will”。有心的参与吗?

张文濡爸爸:

很多的讨论和研究都需要有一个“前提假设”,或是一个“共同的认知”,但现实是我们这群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基础。我们的信仰不同,世界观不同,对于客观世界与抽象世界的认知也不同,所以产生疑问和分歧是必然的。

我个人认为通过学习这本书,如果能够在不产生激烈冲突的情况下,能够耐心地听一听他人对于这个世界以及世界之外的声音,也是一种收获。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保持一种自觉,在真诚的基础上,尊重彼此的信仰和价值观,这会让我们得到的更多![微笑]

颜智霖妈妈:

现在的物理量子力学正在预示一个倾向“最聪明的人正在用头脑战胜头脑”。

如果我们可以当下放下念头,所有的问题都将消失。

张文濡爸爸:

谁能“放下”?凭借“什么”放下?是产生一个“放下的念头”来促使我们“放下念头”吗?那么这个“放下的念头”算不算“念头”呢?

“形而上”的东西很难有“标准”,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认可“科学”从而追求科学的原因了。但我并不认为科学是万能的。

科学只是在很多方面具有“确定性”而已

颜智霖妈妈:

发现科技的进步并不能减少人类的痛苦的时候,人类自然会寻找新的方向。

张文濡爸爸: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颜智霖妈妈:

现在基本所有的研究都关注在物质的层面,越来越精细,越来高科技,但是这些并不能减少内心的问题。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以后一定会回归到内在,意识的层面。首先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

田弘毅妈妈:

*机械组织可以完成的事情,手和手臂同样可以做到。

*通过运用意志,我可以将自己置于客观世界中。

*腿和脚所做的更是发生在外部世界,意志指引事件的过程,成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头部通过获取外界信息得出的心像和想法,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头部是独立于客观世界的,存储着累世流转的信息,不是此生在地球上的产物。

*头部属于灵性世界,有从灵性世界带来的信息;意志器官(手臂和手、腿和脚)及情感要适应环境、融入客观世界。手臂和手、腿和脚的行为直接作用在客观世界,而头脑中想法和心像却不同于也不融于客观世界。

相关文章

  •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二十二

    第二十二天P52~53 张文濡爸爸: 这两页——完全没—看—懂!!! 虞博涵爸爸: 这两页,关于头的说法,我不是完...

  •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七

    第七天P17~18 颜智霖妈妈: 天堂已经失落,还尚未再次获得。童年时光无忧无虑,没有烦恼,那个时候就像生活在天堂...

  •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八

    第八天P18~19 张文濡爸爸: “当前和未来几代人在青春期阶段将尤其需要善解人意的成年人作为伙伴、作为朋友、作为...

  •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 一

    第一天 P5~6 读书笔记 虞博涵妈妈: 到了青春期,青春期前所达到的身心灵发展平衡被狠狠打破。施泰纳认为我们必须...

  •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九

    第九天P21~22 张文濡爸爸: 一位充满热情的老师,在年轻人生命的这个阶段中尝试理解他们的内心冲动,这将对他们发...

  •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十

    第十天P23~24 姜怿暄妈妈: 让这些科目内容在他们身上持续存留,使其成为他们整个存在的一部分,从而这个内容能够...

  •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十一

    第十一天P25~28 张文濡爸爸: “如果我们能在话语中融入情感、如果我们带着温暖去教学、如果我们给课程增添趣味,...

  •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三

    第三天P9~10 虞博涵爸爸: 1、女孩要美但不唯美,男孩应该激发他们的力量 2、好的教育即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 ...

  •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四

    第四天P11~12 姜怿暄妈妈: 受触动的是:对成人最大的考验是学习超越自身局限的经验,客观而开放的去认识他们,而...

  • 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六

    第六天P15~16 颜智霖妈妈: 今天这两页不是那么连贯,但我觉得什么样的内容,我们还是按照咱们的节奏,慢慢来,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青读书《青少年教育》二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vg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