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P11~12
姜怿暄妈妈:
受触动的是:对成人最大的考验是学习超越自身局限的经验,客观而开放的去认识他们,而能获得一个超越表象的眼光,来欣赏和赞叹这个惊人的美丽过程。
每个灵性生命在此物质肉身中的自我追寻之旅~我们是这样,孩子也是这样,孩子是我们旅行中恰好遇到的旅伴
颜智霖妈妈:
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与邂逅中,我们与相遇的每一个人一起受苦、欢笑、彼此安慰、相互珍惜。
出现在我生命中的孩子们,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生命的本质、那不生不灭的令人震撼的力量与美。他们是我真正的老师。
感动!字字句句说到心里。今生有缘相遇,和父母和孩子和伴侣和朋友,我们一起来体验生命的喜怒哀乐,在彼此之中看到的还是自己。所有人都是我内在的投射,每个外面的人都是让我看到心中的自己,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爱心]
张文濡爸爸:
这是一篇有“温度”的推荐序,将华德福教育的核心生动的展示给关注孩子教育的中国的父母们。
于是我还特意百度了“王智弘”是谁?词条不是很明确,但符合作者身份的应该是“台湾彰化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
推荐序中的每一段文字都清晰、深刻而又不乏温情的向读者介绍了“青少年——华德福教育——成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我突然有一种想法:如果是王智弘博士来翻译这本《青少年教育》,再读时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微笑]
最后谈一点我的看法吧。我认为无论什么教育,无论来自哪里,无论创始人多么牛X,无论体系多么完备,无论对该教育有多少的赞誉或是诋毁,只要是在正常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孩子们,起关键作用的还是父母和老师们。而当涉及到“人”这一变量时,所有的教育都仅仅只具有“参考”价值了。
一句话以概之:要想教育好孩子,先要教育好自己。
ps:另一个问题接踵而来:那么什么是“好”呢?或许在不停的赶路之前,应该先想明白要去往哪里。
虞博涵妈妈:
对成人来说,最大的考验便是学习超越自身局限的经验,客观而开放地去认识他们,而能获得一个超越表象的眼光,来欣赏与赞叹这个惊人的美丽过程
杨倩如老师:
灵性科学与古老智慧传统激荡、融合、再生,绝非一个仅供研究或思索玩味的课题。而是要真真切切在其中成长、尝试与实践的道路。在生生世世得轮回与邂逅中,我们与相遇的每个人一起受苦、欢笑、彼此安慰、相互珍惜。
感恩有幸成为一名华德福老师,有如此多的收获成长的机会。感恩每一份相遇,感恩我们共同品读与经验生命的本质,允许自己从孩子那里学习。(从生命的循环中,也许他们真的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借由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田弘毅妈妈:
作为华德福家长,也觉得像是得到了一份特权,这么多年从没有停下成长的脚步。尊敬与好奇的眼光、慈悲与同理的心情,不仅是面对孩子,更要面向世界,这也是是修行的目标。永不停息成长的脚步,的确是因为在其中看见了自己、疗愈了自己、成长了自己。心灵科学与东方的古老智慧必然走到一起,因为他们根本不曾分离。生生世世,都有同修之人相伴前行,感恩、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