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回顾《解忧杂货店》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东野圭吾
以上的话语,在我阅读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二——《深夜的口琴声》找到了共鸣或者震撼。
《深夜的口琴声》,是苦难到了一种极致,作家的写作,写到了最后,用极致来解释生命的意义。东野圭吾的这部作品,恰恰是做到了这一点。
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刻画极致做的极为入木三分。
一分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这无私,就体现在,主人公为了追寻音乐的梦想,断然退学。父母嘴上会表示不满,但在内心是支持孩子为了追寻梦想,父母其实只能做到妥协。这一场景,在世俗里,在人生中,每个读者都会找到共勉。
父母在外表上,会给孩子极大的难堪,但从内心深处,却又容忍孩子的一意孤行。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杯苦酒,读者在《深夜的口琴声》里一样可以感受到,体会到,感动到。这第一分是爱,父母,母爱,东野写的很真实,很具体,并没有写的那么宏伟那么慈祥。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感同身受是优秀文学作品的必经之路。
这第二分的利器,是来自于这个少年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外界和自己所给予的牵绊或者痛苦。追逐梦想,这句话很空,很大。但在东野的《深夜的口琴声》把它具体化,把它真实化。具体化,就是为了追逐音乐梦想,少年可以放弃学业,放弃父母的希望。真实化,是来自这个追求过程中,很多人对他的不屑一顾,甚至自己对自己的矛盾和纠结。
即便是有间解忧杂货店,也是亡羊补牢。这个写信和回信的过程,本身是有治愈性的,但真正能治愈的恰恰是自己。
音乐少年,追逐梦想,但总是事与愿违或者,看不到未来的样子,必定会选择疑惑,选择纠结,选择沉沦。解忧杂货店并没有解除他的种种顾虑,但解忧杂货店给了他了解生活的地方。正是这种力量,让他无惧风险,不惧失败的可能。
这种力量,正是当下很多都市人,都及其需要或者想拥有的看不见的力量。
东野圭吾用小说《解忧杂货店》的形式,给了读者一些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阅读的第二分力量,就是来自追逐梦想的过程,很多人都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其实过程是一笔财富,一笔巨大的精神价值。
在《深夜的口琴声》的第三分重器,是来自于音乐少年来到孤儿院演奏的陈述。音乐是可以打通人与人心灵的钥匙,那个孤儿正是听了音乐少年的《重生》,才显的那么洋洋洒洒。要知道,她和弟弟是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是多么需要爱的孩子。好的音乐,带给孩子对生活的一种美好追求和向往。太赞,这一部分的设计,百分百赞。
最后这个少年再次前往孤儿院演奏的时候,恰巧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来临,少年奋不顾身的救起了她的弟弟,而他永恒般的消失在东野的小说的最后,以及读者内心深处的茫茫的人海之中。
悲剧,小说很多时候,都以悲剧而结束。东野的《深夜的口琴声》也不例外,没有经历生与死,没有看到人性的光辉,没有展开想象,谁能知道少年最终会活成什么样。
他救了小女孩和弟弟,小女孩完成了少年的心愿,成为音乐家。
这第三分,有点悲催。但给予永远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怀,一次给予,或者可以叫做舍生取义,换来了成千上万的读者,走上正途。我想,东野的目的也许就在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