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锐观点
从技术到艺术

从技术到艺术

作者: 77565ec819c2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11:35 被阅读9次

今天想聊聊景区一种很重要的营销手段,甚至可以被称为是一种运营方式:主题活动。

先来看看2018年最具娱乐性、传播性和品牌价值增值的一个主题活动。

“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对的,我.没.有.搞.错,

这不是一个景区或度假区的什么事,是一本由《不大可能的研究年报》杂志主办的年度主题活动。

搞笑诺贝尔奖

the Ignoble NobelPrizes

搞笑诺贝尔奖的英文是“the Ignoble NobelPrizes”,ignoble 是“地位低下”的意思,所以也可以理解成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诺贝尔奖”。

他每年在正经诺奖颁发的前一至两周举办,地点固定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一共设有十大奖项。

1200位参会者需自费前往会场,获奖者能得到一个廉价的塑料奖杯、A4纸打印的奖状和10万亿津巴布韦币(约人民币2.5元)。

“评选标准很简单,让人发笑之后,那件事仍盘踞在他们的脑中,他们唯一想做的就是要告诉他们的朋友,那就是我们要找的。”(评奖团队领袖在TED演讲中所宣扬的获奖标准)

每年,“搞笑诺贝尔”团队都会收到大约九千个研究成果,获奖的研究都曾在《科学》、《自然》、《美国医学会杂志》、《美国科学院院报》等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过。

咦?画风逐渐有点变了。

要知道,能在这些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这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严肃性。

更加反转的是,所有奖项的评委都由正牌诺奖获得者担任,且看似如此奇葩的评选颁奖,嘉宾却都是真正的诺奖得主。

事情发展到这里,就有点意思了。

再描述下这个活动的几个传统特色和固定仪式:

1.   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的时间只有一分钟,一旦超时,旁边就会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对着他大叫“别说了,好烦人啊”。

2.   颁奖大会总是在一片纸飞机漫天的状态下开始,客人们朝台上的活体小黄人靶子扔纸飞机,在整个典礼期间,大家也会不断的把纸飞机掷向主席台。

3.   参会者在典礼中都会向瑞典国菜——肉丸子敬礼,举办者鼓励大家最好穿上五颜六色的服装。

4.   当所有的奖项颁完之后,固定会由哈佛大学的物理系教授罗伊·格劳伯负责用扫帚把满场的纸飞机清理干净,这项工作他从69岁干到80岁,中间只缺席过一年,那年他是去真的诺奖领奖去了,不过第二年他还是又回来扫地了,成了名副其实的“”扫地僧“。

这富有喜感的盛会从1991年开始, 至今已经举办了27次。

一个没有奖金,

没有官方荣誉背书的奖项活动,

每次都撬动如此多的大咖

主流科学家们都认可,

运营长达27年之久,

这,确实是一件挺让人吃惊的事。

对照我们景区搞得那些主题活动,不由地带出些思考,这或许就是我们创意、策划主题活动该有的思路。

一、傍上全球知名品牌,让活动先声夺人

活动取名“搞笑诺贝尔奖”,直接借势科学界最高荣誉。

在一个足够强大的品牌周边做局部细分创意,会让关注和传播走上捷径。

例如:四姑娘山——中国的阿尔卑斯山。

沿袭正版诺奖的脉络(科学领域),活动进行了差异化设计,不但改写了科学家严肃呆板的形象,更是拉近了普通民众与科学的距离。

中国的科学爱好者是从2009年果壳网松鼠会的持续报道之后才逐渐知晓的,不过,到了今年已是各大网媒的热点新闻,因为他与诺奖有关。

二、围绕主题设置可感知的仪式并固化成为传统

活动紧紧围绕“搞笑”设置了一系列的流程并固化下来,常年累积成为盛典的传统,如纸飞机开幕、发言限时、给肉丸子行礼、罗伊·格劳伯扫地......

特别是发言超时就会有小女孩大叫“别说了,好烦人啊”,这完全是一个神来之笔的设计:获奖感言通常长篇大论+废话连篇,但在那种庄重的场合又不好出面阻拦,让一个孩子说出每个大人的心里话,在我们哈哈大笑的同时即能体会到科学家的自嘲,但又不减损一丝他们的尊严,这种幽默还真是高级。

资讯、信息过载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只对有性格标签的事物感兴趣,如何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性格”实体化、视觉化、可感知化?这是我们每个文旅人最该思考的问题。

三、从大俗到大雅,权威参与,为活动背书

奖项的评委及颁奖均为正牌诺奖得主,权威中的权威站台助阵与荒诞的评选内容形成强烈反差,让现场颇具喜剧感。

面见多位世界顶级科学家的风采本身就已经是一大幸事,活动的格局已立得稳稳。

2017年,中国的旅游界也有这样一个类似案例。

丹寨万达小镇【全球招募“轮值镇长”】。

小镇运营方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轮值镇长”邀请函,招募来自全球、社会各界有志于丹寨扶贫事业的仁人志士,到丹寨小镇当7天“镇长”,根据自己的专长,开展有特色的施政活动。

运营方还开通微网站接受报名(有超过1.5万人报名)。

2017年第一季活动,丹寨万达小镇已累计迎来63位“轮值镇长”,他们包括90后美食博主李爽、导演袁卫东、英国男模埃德蒙、演奏家冯满天、文化学者刘长焕、高校教授史文莉、知名主持人刘语熙、自媒体大V六神磊磊等,为推广丹寨小镇品牌起到巨大作用。

四、内容背后有能引发共鸣的情绪

1993年搞笑诺贝尔奖文学奖的得主有 976人,这些作者是一起在英国医学界最著名的四大期刊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联合发布了一篇论文,内容是比较了几种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案。通常一篇论文有3-5个联合作者,最多也就是10个以内。而这篇神奇的论文,竟然有976个作者。论文正文只有9页纸,可署名就用去了4页半纸,最后这976个作者没有一个愿意上台领奖。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总编玛西亚·安吉尔,她竟然愿意出席并代表这些作者发言领奖。

科学圈内部也是有很多潜规则让人不吐不快的,如为了拼凑论文的数量,尽量多地在论文后面挂自己的名字,最后竟然搞到976人这么庞大的规模。发奖给他们,在大家的欢笑中,戳一戳那些利欲熏心的科研工作者。

五、成本可控,让有趣发挥价值

搞笑诺贝尔颁奖活动的强大生命力还在于其组办费用很低,因为设置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科学家们隐匿的幽默感,典礼变成了科学家们自己小圈层的一个Party,专属人群的乐子你不懂,看过【生活大爆炸】或许会明白一丢丢,所以评委及参与者基本都是自费,这得以让这个活动能常年持续。

相比之下某些景区一次活动花费就是三四百万,每年要持续,财务压力真心大呀。能不能在内容设计和整合资源上多下点功夫,让有趣发挥价值。

六、坚持、坚持,直到27年......

这个不用多解释,任何事,哪怕坚持27年,必定有所建树。

得到APP的罗胖,坚持每天早6点发送一条60秒关于新知的语音,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逐步把他的“死磕”精神固化下来了,成为【得到】的重要标签。

同一主题的活动你的景区坚持了多少年?

嘿嘿!

文章结尾附上Ms.亮总结的景区主题活动全流程图,前面的是艺术,估计一时半会学不会,但这些技术,是你可以看看的。

同时,请记住:主题活动多半是为景区做品牌的,想要靠单次的主题活动达到多少的经济收益是妄想,这个,不解释。

若领导提出这种反常识的要求,建议直接做长得象主题活动的促销活动,具体操作手段见【你拿什么来赋予“获得感”?(景区促销的兵器库)】

本文没有按惯例配图一部电影,因为我实在找不出一部格调相符的影片来配合这口味独特的内容,这个活动的本身就是一部主题鲜明、内容热辣、结构独特、张力无限的电影。

附2018年搞笑诺贝尔各奖项名单:

1、医学奖:过山车可以加速肾结石脱落。(马克·米切尔,大卫·沃廷格)

2、人类学:在动物园里收集证据,证实了黑猩猩模仿人类的频率与人类模仿黑猩猩的频率一样,且做得一样出色。(托马斯·佩尔森,加布里埃拉·阿丽娜·苏奇科,伊莱恩·马德森)

3、生物学:证实葡萄酒专家可以通过气味识别葡萄酒杯中是否有苍蝇存在。(保罗·贝歇等)

4、化学奖:证明人类唾液可作为肮脏物体表面的良好清洁剂。(保拉·罗马奥,阿迪丽娜·阿拉尔奥,已故的塞萨尔维亚纳)

5、医学教育奖:发表了一篇医学报告——坐姿结肠镜检查:从自我结肠镜检查中获得的教训。(阿基拉·堀内)

6、文学奖:记录报告称,多数使用复杂产品的人们都不阅读说明书。(西娅·布莱克勒、拉斐尔戈麦斯等)

7、营养学:计算出“人肉食物”中摄入的卡路里热量,远低于从其他传统肉食摄入的卡路里热量。(詹姆斯·科勒)

8、和平奖:他们在驾驶车辆时测量大声叫喊和骂人的频率、动机和效果。(弗朗西斯科·阿隆索等)

9、生殖医学奖:他们用邮票测试男性性器官是否正常,他们的研究报告称,使用邮票检测分析夜间男性阴茎勃起。(约翰·巴里,布鲁斯·布兰克,米歇尔·波瓦洛)

小  结:

从“搞笑诺贝尔奖”颁奖活动得到的启示:

一.傍上全球知名品牌,让活动先声夺人

二.围绕主题设置可感知的仪式并固化成传统

三.从大俗到大雅,权威参与为活动背书

四.内容背后有能引发共鸣的情绪

五.成本可控,让有趣发挥价值

六.坚持,坚持,直到27年……

景区主题活动全流程:

三个阶段+五大模块

【一品旅游营销官】原创系列.点击查看

 

 商业模式

景区有一场暗局的对决

       (商业模式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那些惊艳的商业模式

       (优秀商业模式介绍)

靠谱的商业模式能快问快答4个问题

        (旅游景区商业模式的四个组成部分)

一剑封喉的商业模式:摩拜单车

       (最新热点商业模式介绍:摩拜单车)

最值钱的画

    (介绍商业模式设计工具:商业模式画布)

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

       (介绍最特殊的商业模式:免费)

 

 产品设计

高富帅傲骄的是什么?

       (产品本身好有多重要)

向催眠大师学什么?

        (产品设计应具备的四种思维)

捕获心智的产品设计有四招

        (旅游产品设计的实用四招)

请收下我对“用户体验”的思考

        (有效提高游客体验的四个策略)

高手的出价

        (介绍九种价格策略)

这里有七个欲罢不能的定价技巧

       (介绍七种定价技巧)

 营销推广

营销人的乘法口诀表

        (介绍营销史上的几个“第一”)

四个教案级的营销策略

       (介绍四种最基本的营销组合)

细思极恐的当下

        (深入认知旅游营销的重要性)

拜托,猎杀之前,请先选好森林和猎物

       (如何做好对市场的解析)

懂她,你才会得到她

       (如何做好游客需求的准确把握)

在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介绍案例分析的方法论)

照镜子,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介绍项目自我优劣的量化认知方法)

重塑金身旺香火,你信吗?

         (景区价值提炼的四个技巧)

唾手可得是渠道建设的最高境界,怎么做到?(如何做好景区的渠道分销)

游客唤醒攻略

       (景区宣传推广行动指南完整版)

你拿什么来赋予“获得感”?

       (景区促销拳谱)

 亮眼世界

一个神奇的国度:印度

      (我的印度见闻)

  经典资料(转摘)

市场营销10P's谈

(科特勒谈营销)

相关文章

  • 从技术到艺术

    今天想聊聊景区一种很重要的营销手段,甚至可以被称为是一种运营方式:主题活动。 先来看看2018年最具娱乐性、传播性...

  • 从技术到艺术

    十多年前,看到这个转笔的视频,让我惊叹不已。 记得高二的时候,班级里流行起转笔游戏,由于同学们技术很差,经常把笔掉...

  • 从技术到艺术

    中原焦点网初25谢承琼坚持分享33天 焦点解决强调聚焦成功经验。这是学习焦点的人,都知道的事。但是知道和做到,完全...

  • 从技术到商业

    作为一位技术男,对于商业可以说是“门外汉”,一直以为技术上的成功足以让自己丰衣足食,然而反顾马云、马化腾之类...

  • 从技术到管理

    从技术谈到管理,把系统优化的技术用到企业管理[https://www.cnblogs.com/lane_cn/p/...

  • 从技术到管理

    今天学习了一个小时的关于从技术到管理的知识,对于个人思考帮助很大。其实团队、人事也有硬故障和软故障,硬故障就是冲突...

  • 道法自然 艺术人生——杨牧青书画鉴赏

    当沿着“从齐白石到杨牧青的民间艺术心路、从黄宾虹到杨牧青的浑厚艺术化境、从石鲁到杨牧青的黄土艺术情结、从梵高到杨牧...

  • 从电影到实验艺术

    今天我想邀请大家一起思考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什么是电影? 你可能会说,“这简单,不就是电影院里放的那些好莱坞大片...

  • 从游戏到战争艺术

    普鲁士和由其所统一的德意志地区拥有深厚的陆军传统,曾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全世界各国的陆军。而普鲁士人在陆战中表现出来的...

  • 从教练技术到教育艺术

    第四堂课——教练技术 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有种约会叫做不见不散,周三我们如约地来到钉钉群的马云行程教师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技术到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iw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