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科学育儿——这些辅食谣言不可信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学堂
授课时间:20181214
主讲老师:虎妈潘潘
整理人:琛儿
校对人:阿蓼
编辑人:毛豆妈妈
辅食谣言一:辅食必须每天定量吃?
吃多了不限制,吃少了不强制。
辅食谣言二:宝宝辅食越碎越好
一般8-9个月就要开始向颗粒状辅食过度,逐渐的换小块儿食物,这样才利于宝宝的咀嚼能力、吞咽能力的发育,同时也促进面部肌肉控制能力。
辅食谣言三:多种食物混合营养更全面?
在宝贝还没有完全适应辅食的时候,单一的辅食更利于我们判断宝宝对食物的过敏情况,以及让宝宝品尝到食物本身的味道,利于味觉发展。
辅食谣言四:容易过敏的食物越晚添加越不容易过敏?
推迟添加并不利于诱导宝宝免疫系统适应这些食物而致使延期添加的食物过敏发生率更高,过敏宝宝可以迟一点添加。
辅食谣言五:宝宝在婴儿时期吃的食物种类越多长大后才不会挑食?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宝宝的饮食喜好不会从婴儿时期就固定,宝宝对食物的喜好是一直变化的。
辅食谣言六:宝宝辅食必须全程单独制作?
1岁以后,注意一下辅食的质地和大小,是可以将大人们的一些偏软偏清淡的食物分出来给宝宝吃的。宝宝太小还是要单独准备的。
辅食谣言七:宝宝不想吃的食物需要强行喂?
让宝宝接受不喜欢的食物,是需要耐心和鼓励的,可以先从替代的食物入手,给宝宝尝试。如果强行喂或者边看电视边喂,容易多喂,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辅食谣言八:吃饭吃粥后是不是就可以不喝奶了呢!喝奶就不重要了?
一岁前,宝宝吃奶才是正事。辅食只不过是作为辅助存在的。千万不要把注意力全放在辅食上面,光吃辅食还满足不了宝宝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辅食谣言九:给宝宝的辅食加点儿盐,他会吃得更多?
母乳当中的钠含量,可以满足6月龄内的婴儿需求,7到12月龄,幼儿可以从天然食物中,主要是动物性食物中获得钠,加上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的钠,可满足该月龄段婴儿的需求,不需要额外添加盐。
辅食谣言十:宝宝不爱吃饭,就是缺锌?
在给宝宝吃零食的时候,我们应该控制下量及时间。不在餐前一小时内给零食或者果汁等。想给宝宝补充水分,最好选择白开水。
辅食谣言十一:肉汤比煮的肉更营养?
肉的蛋白质种类比较多,在炖的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会溶到汤里。把一块肉炖熟,前后进行称重。在去除了还有水量的影响后。会发现减轻的重量其实非常小。
辅食谣言十二:喝蜂蜜水可以预防便秘又养生?
其实蜂蜜是肉毒杆菌和芽孢污染的重灾区,婴幼儿肠道发育还不完善,喝蜂蜜水更容易便秘,婴幼儿肉毒毒素中毒的早期病症是便秘,而不是所谓的通便。其他早期病症会有困倦,抚慰困难,肌肉普遍无力,哭声微弱,严重时可致命。
辅食添加的六大原则:
总的原则:循序渐进
1、第一口辅食添加的时间最好在白天
2、第一次辅食添加最好满6月龄,最早不早于4月龄不晚于8月龄。
3、由单一到多种。
4、由稀到稠。
5、由细到粗。
6、从低敏到高敏食物,依次,米、蔬菜、肉类。
再次感谢“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团队”认真细致的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