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就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守信的人,只是赶不上我这样好学罢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知识、技艺等)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几句话讲的都是告诉我们应怎样对待学习,其实,智力大致相当,却为何成绩相距甚远?现讲一个孔子热爱学习的小故事:有一天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中间堆碎瓦片玩,孔子问孩子为何不让路,孩子问:“老人家,您看看我堆的是什么?”孔子说是一座城,“对呀,自古以来只有车绕城,没有城让车的”孔子听后感慨地说:“这孩子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孔子认为他之所以有这些成就,是因为好学,也就是说热爱学习,并指出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以乐之为最高境界,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将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何愁学不会呢?人的本能逃避痛苦,追求快乐,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 ,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强,在学习中就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日积月累,终有所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