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整理归纳对于我来说是个很困难的事儿,就像我不擅长写个人总结一样,我也不擅长归纳整理自己的东西。
当然了,首先申明这个不擅长不是指工作上的整理归纳,只是对于我自己而言的,尽管这里应该没有我的领导,我还是得给自己辩解一下,哈哈。
上学的时候,我的课桌很乱,物理试卷可能夹在地理书里面,化学试卷可能夹在历史书里边。但是,上课时候,老师一声令下,拿出某某试卷,讲解一下,我能够很快速且很精准地找到历史书里的化学试卷,或者地理书里的物理试卷。
某一天,我被同桌吐槽桌子太乱,我跟他理论一番之后看到他摆得整整齐齐的书本和试卷,最后妥协。因为确实是没法比,他还是一个男生。所以我就勤快地整理一次课桌和桌堂。然后,悲剧就发生了,数学课上老师要求讲卷子,我慌慌张张地一顿猛找,急得额头冒汗,还得一边小心不让老师发现。直到下课铃响,老师走出了教室,我终于在被我翻得乱七八糟的书桌底下的数学书旁边翻到了我的试卷。然而,我的书桌底下已经比我整理之前还要乱。没过一天,我的课桌上边也变得一塌糊涂。这种情况屡试不爽,我勤快十次,而最后我总会面临九次这样的囧境。唯一的一次正常可能是那天试卷心情好,不忍心折腾我。
这种情况还发生在我的生活当中。小零碎买得太多了,都是随随便便地放。用的时候,总会在那几个地方找到它们的踪影。前段时间大扫除,把该扔的东西扔了扔,把该归置的东西归置了一下。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的抽屉又腾出来一个。东西欢喜,我看着也欢喜。然而欢喜并未持续很久。
两个星期之后的某一天,我需要针线把开了口的枕头缝一下,以免在不知道什么时候,里边的填充物露了出来。我左找右找,翻了这间屋子的抽屉,翻那间屋子的抽屉,甚至于我都把书桌整理了一遍,那个平常总是嫌碍眼的针线盒也没有出现在我的眼前。这还真的像是那句话,用的时候找不到,不用的时候天天在眼前晃悠。
没办法,我只得下单从某宝上又买了一套针和线。三天之后,当我收到快递已到了的信息时,无意间,我发现了原来那个针线盒静静地安躺在书桌底下那个抽屉的角落里。同事戏谑说,正好,你把新买的这个放公司吧,没准儿什么时候用得到。似乎也只能如此了。
今天,我又勤快了一回。
我看到简书里很多简友的主页都建有很多文集,分门别类地存放自己写的文章。我也很想这样做,只是有点儿懒,一直未实行。为了做日更的记录,也只是建了一个“第一个365”,想着“第二个365”结束了,再建第二个。但是还是时不时地想要分门别类一下。
于是挑在了今天。日更549天,写了564篇小文的时候,心想应该可以稍作区分一下了。于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也借鉴简友们的想法,于是就有了散文、随笔、故事小说、读(观)后小记、行走岁月、推文这几个文集。
然后,关掉页面,重新打开之后,我被吓了一大跳,我的“第一个365”和“日记本”没了,那里边有我写了半截写不下去和我已经写完等着发布的私密小文。我想骂自己一顿,干嘛要这么勤快。
好在,我不用骂自己了。后来,我发现,因为里面存放地都是自己未发布的小文,所以那两个文集才不会在那个能被所有人看到的地方显示出来,而我是它的主人,当我打开我的主页,开始编辑写文的时候,它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摸了一下差点儿出汗的额头,然后深呼吸三秒,最后又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吓死俺了。
这算是一件大事儿吧,今天完成的。咳咳咳……
然后,更大的大事儿就发生了。
当我正沾沾自喜于我今天的成果时候,我收到了简友的评论,是评论我之前发布过的一篇小文。我还很纳闷,这个好几个月前发布的小文还能被友友们看得见,难道是因为写得好,咳咳咳,请原谅我的厚脸皮,偶尔就是自我陶醉一下。然后,我又得了一个赞,再然后,我又收到了一个友友的评论。我写回评写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因为这样的评语经常会在推文的时候遇到,而这篇文章恰好是在几个月前被推过,只不过因为那天跟另一篇推文重复了,它被我关进了小灰屋(私密文)。此时的我不再感到惊喜而是感到“惊吓”了。难道……
我赶紧打开远山的推文专题,然后,我看到了,今天归类文章,我顺便释放出小灰屋里的那篇《菜鸟滑冰记》正静静地悬在那里,嘲笑着我的“勤快”。原来它几个月前虽然被我关进了小灰屋,但是它的本体却依然待在那个被我拉出来的地方。好吧,别怪我,我只得把它又关进了小灰屋。
我是不是应该见怪不怪了,因为每当我“勤快”一回的时候,接下来总会发生点儿什么事儿。此处是一个脑门上冒汗的小脸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