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赋

作者: 提撕精神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15:18 被阅读0次
    日月新天

    甲午之伏,炎日曜曜,王子于图书馆与先圣对饮,畅聊人生道途,颇觉获益良多,又谈及如今之社会、现实之状况,不免唏嘘感叹!然则,生于斯时又岂能逃避、混世?虽前路茫茫,吾辈学人亦当铁肩担起道义勇往直前!感前辈先贤之不易与父母之辛劳,特为此文以抒己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是时,王子与先圣俱为物欲横流之现实社会伤怀。礼崩乐坏,道德沦丧,自古以及今,未有甚于此者!王子曰:“尚书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真远见灼知也,然于眼下之世又何能为?徒增纸上功夫罢了。”先圣愀然,正襟危坐而目露凝重曰:“是何言也?何如此悲观?眼下之世不过一时之情状,对人类之生存久远而言不及万一,难道能以一时之短长而费久远之功乎?况目下虽然无状,究竟是无数先辈荼毒自己之肝脑敲剥自身之骨髓争取来的,吾等后进末学,难道能因为少数‘不肖之人’而背弃先辈之壮怀与志向?其所留下之宝贵‘财富’,能因为人生中本会遇到的些许困难就不去继承?想先贤前辈为了能有吾等之今日而上刀山下火海,吾等还能不思进取改化而徒在此叹息伤悲?已然如此,一为之甚,其可再乎?”先圣言及此而愈发激动,愤而起身指向窗外之天曰:“天之道,生生不息;人之道,自强不息。《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也。天人尚能沟通,何惧乎眼下这番局面?且天之道从来不会因为人情之变化而变化。试想:人类之初,茹毛饮血,天之道尚且给以生机;现而今,科技进步,又怎会失去生机? 要说‘天道’变化,不过是感悟天道的人心变了。然则人心之变不可为耶?否!移风易俗、导人向善之事业,乃先圣前辈所毕生经营而留给吾等之财富也,其实现需要时间和圣人也。孟子曾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即此意也。大丈夫在世,当养其浩然之气,顶立于天地之间,进以安民,退以保身,俯仰无愧,岂能凄凄然为此叹乎?”王子怔怔然而息声,羞红满面,良久起而拜曰:“不是先生之言,吾几自误也。谁能想自以为自得之言,竟一错于此!象山先生教人‘先立乎其大’,果不余欺也!”其后又谈及修身养性之事,皆尽欢而散,王子更是大呼受益匪浅。

    风云聚会

        又乘夕阳西下,微风轻拂,王子走在林荫大道上,目击路边杨树摇曳之姿,忽想起“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句惊心动魄之语,思及先圣之言,喟然长叹曰:古人诚不余欺也。树尚能忆往昔珍惜之事,叹年华之未有尽时,吾辈又岂能忍看韶华流逝而不思?子曾经曰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却看这引起无数文人骚客遐思的“川上之叹”,不正是天所与我者?天其降大任于斯人不先苦心志劳筋骨?其必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即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者也。君不闻:光阴一寸早注定,从来人力难回天。倘愿究尽人间道,今当誓于少年参。

    堆烟杨柳

    道可道?是何道?道不可道,怎被人知?辗转思量,方知其寂然不动之不可知也;感而遂通,即明悟我即是道也。替天行道者何?参赞天地化育、感悟人生自强也!人生若何?三千世界一念心,退步原来是向前。有歌为证:生自有苦亦有乐,还得人心每相违。难副大千世界相,未可知塞翁之马;飞龙在天引风流,是不是庙堂神龟。锦衣华服,不比枯骨之真;功名利禄,难掩心灵空虚。才明了:富贵须坐忘,幸福在心间。心外无物,其不得于心而无意义者也;心外无理,其天之所与而欲吾等体察天地以行教化于天下也,是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也。

    陆九渊

    天时、地利俱足,且道心有感,此所以三思而可以复道之初也。吾人若何?求其放心也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毕业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ew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