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增值陷阱》:心理陷阱“扫雷”攻略,普通人的“节流”指南

《增值陷阱》:心理陷阱“扫雷”攻略,普通人的“节流”指南

作者: 聂梓吟 | 来源:发表于2020-08-27 20:13 被阅读0次

    大理是一座美丽而宁静的城市,风景秀丽,底蕴深厚,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为之向往的人迁居。

    我曾遇到过两位独立摄影师,他们分别从北京和吉林旅居云南​。

    北京摄影师在大理贷款买了房,后来想回京发展,因购房时间较短,处理后续事务花费了很多精力,加上贷款利息和交易税,支出不菲。

    吉林摄影师一直租房,一段时间就搬到一个新地方,租金之和虽也是一笔较大的开销,但比起短期房屋交易的成本,还是要划算很多​。​

    两位摄影师看起来消费水平相当,观念相近,只是由于家乡与大理的房价对比差,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他们不是个例。

    有行为经济学家做过一个研究,发现:

    抛开个人财富、纳税或其他类似的原因,人们搬到新的地方居住,之前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给他们留下的定见也不会动摇。租房时,来自高房价地区的人普遍会比来自低房价地区的人付出更高的租金,甚至会超出预计地购置房产。

    这源于我们心中对于价值的“锚定效应”,它有时候能帮助我们节约,但有时候又会让我们挥霍,是思维方式的一种。

    有两位现实主义作家,基于帮助普通人修正理财的观念的目的,撰写了《增值陷阱——聪明人必须知道的花钱艺术》这本书,初版于1999年的《增值陷阱》告诉我们,其实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花钱的时候既不能说理性,又算不上睿智,甚至一些常见的财务决策心理反而会导致我们踏入消费陷阱,不知不觉花掉很多冤枉钱。

    常言道,普通人积累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开源节流”,《增值陷阱》由美国商业及个人理财作家最高荣誉获得者加里·贝尔斯基,与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季洛维奇合著,结合行为经济学和决策心理学的权威实验案例,帮助我们理清财务决策,发现自己行为、心理上的误区,洞悉类似于“锚定效应”这样的消费心理,实现多多“节流”。

    《增值陷阱》封面

    01 每个人都有一本心理账本

    思考一下,上班辛苦赚到钱和同样数额刮彩票赢得钱,哪一边会花得比较快?

    对大部分人来说,工资总是比彩票奖金这样的意外之财更需要合理规划使用的,而养老金一存就是几十年的比比皆是,而却很少有人将休假津贴留到第二年。

    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曾首次提出“心理记账”的概念——在行为经济学中,人们会认为某些钱的价值低于其他钱,可以花得更随意。

    这个概念揭示了人们在理财方面最常见、却也付出最大代价的错误倾向——只根据钱的来源及其花费方式,将钱分成不同的类别,并区别对待。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为经济;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最有效率;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最为浪费;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负责任。”

    区别对待来源不同的金钱,就是典型的心理记账。

    仔细想一想,日常吃饭,无论是买菜自己做还是店里吃,是不是都会大致计算一下成本?大部分人的日常饮食花销都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区间,吃东西多多少少会考虑一下划不划算这样的问题;而外出旅游时,我们就会比平时“大方”一些,只要价钱不是太离谱,大部分人都很愿意多花一笔钱尝试当地特色或网红美食。

    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钱和钱是没有什么不同的,自己的100元和别人的100元,都可以买到相同的东西。

    但我们的大脑不是计算机,无法长时间保持高强度运转状态,这导致我们既无法长时间维持理智的计算能力,也没有时刻严格管理资金的意志力。

    我们会有相对长期的理财目标或储蓄需求,例如养老储蓄或教育基金等,一般对于这些长期目标,我们会较为细致地计算目标需求,分解任务,盘点成本。

    这样的计算固然稳妥,但也有些累人。

    如果日常每笔交易都要这样计算成本,是个人都受不了,于是我们的大脑为了减轻任务量,开发了快速将钱划归到不同的心理账户的功能,然后根据分属账户的不同,给予金钱不同程度的重视。

    心理记账对经济政策的推行效果也具有显著影响。

    2019年底,我国试行第一次个人所得税综合汇算,意在减轻人们的生活负担和推动经济,那么退税金到账后,大家的反应是不是符合政策制定的初衷呢?正好我有两位同事对退税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很有代表性。

    A同事一早就知道年底会有一笔退税,于是一直将未来退税计算在自己的年收入中,在他看来退税金是自己的钱返回了自己的口袋,退税金到账后他也按照既定计划,较为细致地支配这些钱。

    B同事之前没有关注过退税,在综合汇税时才知道自己也能有退税金,在他看来这是一笔额外收益,于是退税金到账以后他很快就花掉了,买了一台之前不舍得买的游戏机。

    AB两位同事平时消费习惯差不多,但在这次退税时,有截然不同的表现,这个例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心理记账的影响,认为退税金是退款还是奖金会在很大程度上确定这笔资金的去向,因为退款会让人倾向储蓄,而奖金则会让人更倾向消费。

    02 每个人都有可能陷入沉没成本谬误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在1980年指出过人们所共有的一种心理陷阱,一种特殊形式的损失厌恶,即沉没成本谬误

    1985年,心理学家曾做过一次关于沉没成本心理的实验,他们随机向当年购买俄亥俄大学剧院季票的顾客提供折扣,第1组购买者按原价购票,第2组购买者以原价的8折购票,第3组购买者以原价的5折购票。

    结果显示,第1组的购票者在季票有效期内光顾剧院观看表演的次数更多。

    按理来说,三组购票者在购票前都有相似的看戏倾向,在购票前也并不知道会获得折扣,所以他们本来都愿意为购买季票付出同样的成本,那么出席率不应该有显著差别才对,然而实验结论无可置疑,买票花费越高,其沉没成本就越大,购票者对待前去观看戏剧一事情就会越认真。

    心理学家试着解释为什么沉没成本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如果人们不去看表演,他们很可能将未用的戏票视同于损失,那么票价越高,浪费戏票的损失就越大,第1组购票价最高,更有动力投入时间,通过变相追加成本来避免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沉没成本谬误只在涉及自己的金钱时,才会有明显的作用。

    本书作者之一加里教授就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他在学生时代曾经尝试冰球,这是项运动相当有人气,但对装备要求较高。在花费350美元购买守门员装备后,当时的加里已经意识到自己不适合打这个位置,但是在继续训练的过程中,他仍然陆续添置了守门员所需的其他装备。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本来承认自己没有天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第一件装备花费的350美元更是让人难以割舍。当年轻的加里教授下定决心转型的时候,即使算上二手装备转让的收入,他也已经损失超过600美元了,而最初的沉没成本其实只是第一件装备的350美元。

    沉没成本谬误会通过多种途径令我们蒙受损失。

    家里有位长辈,前一阵爱车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毛病,如果直接卖掉大约能卖2万元。但考虑到对这辆旧车比较有感情,而且也都不是太大的毛病,于是决定缝缝补补继续开。

    结果半年里,前前后后修车也花了近2万元,即使如此,这辆车仍然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最后,还是以3万元的价格卖掉旧车,重新买了新车。如果一开始就下定决心卖车,至少能节约小1万元,这也是沉没成本谬误。

    不管沉没成本谬误的成因是什么,忽略已经花掉的钱,关注未来的成本和收益,显然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03 “选择困难症”和“禀赋效应”

    很多人都发现自己有“选择困难症”,二选一的选择题问题不大,可一旦可选项过多,我们就容易感到左右为难,有时甚至选择“放弃”。

    就拿我自己说吧,我最近想购置一台投影仪,预算大约2000元,在初步了解主流投影仪型号后,发现这个价位投影仍然有很多选择,到底是传统投影的爱普生、明基、日立,或者智能投影的坚果、极米、天猫魔屏?太难决定了,于是过了一个月仍一直犹豫不决。

    选择困难会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延迟做出决定。

    而在理财决策上若出现选择困难,同样会导致延迟做出购买决策,就有可能错失一些机会,或面临一些风险。

    在如今的交易市场中,大概有8000多种公开交易的股票和债券基金,要在它们之中做出选择,令很多人感到窒息,实在选不出,决策一拖再拖,资金在银行卡活期账户里一放就是大半年,损失了很多利息。

    如果这件事正好发生在2020年上半年,那就正好错过了一次牛市,颇为可惜。

    选择困难症还有一个近亲,那就是害怕改变。

    人们天生倾向于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并且喜欢尽可能地维持原样,行为经济学家称之为维持现状偏好。

    为什么我们会偏好维持现状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维持现状偏好可以作为一把衡量满意度的尺子,偏爱熟悉的事物,不愿意改变,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们对于当下的处境是感到满意的。

    实际上人就是会很偏心,家里的饭更可口,自家的孩子最可爱……人们会无意识地高估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要是同样的东西或境遇在他人的手中就有更可能遭到低估,这就是禀赋效应。

    查德·塞勒曾在康奈尔大学做过一个实验,将校园书店里售价6美元的大学纪念水杯,随机发放给一半参与实验的学生。因为是随机发放,得到杯子的学生并不一定就更喜欢这种杯子或更认可大学,然后安排一场拍卖,看杯子的所有者愿意多少钱卖掉自己的杯子,其他学生愿意花多少钱购买。

    结果显示,杯子的所有者,基本低于5.25美元就不愿意出售杯子了;反之,超过2.75美元后仍愿意购买杯子的买家寥寥无几。非常普通的校园商品,在所有者手中估价接近求购者心理价的2倍,由于杯子是由实验直接提供的,所以并没有发生沉没成本效应。

    禀赋效应令人们赋予自己拥有事物更高的价值,因此改变会更加困难。

    当然人们一直在设法克服这种心理倾向,否则他们就不会卖掉自己的房子、与自己的配偶离婚或者卖掉旧车,但是在禀赋效应发挥作用的时候,客观评价自己拥有东西的价值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

    禀赋效应会影响我们做出令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导致我们忽视机会成本,付出更大的代价,例如没有在合适的价格上出售自己的房子,以至于错过时机,结果反而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出售。

    曾有过一次想出售换下的手机,感觉自己的手机还挺新的,状态也好,当时有人还价10%,因为心理上不接受而没有成交,结果短时间再没有报价更高的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报价一降再降,半年后成交价仅为最初的50%,后来想想也是挺遗憾的。

    不愿意改变的更大一个原因是害怕后悔,我们全力避免后悔的感觉,虽然常常事与愿违。

    加里·贝尔斯基与托马斯·季洛维奇在《增值陷阱》中,案例详实地介绍了日常开销和投资理财中,我们很难避免的心理陷阱,多发现一个自己行为和心理上的误区,未来就可能少花一些冤枉钱,从这个角度看,《增值陷阱》也不失为一本心理陷阱“扫雷”攻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END

    我是聂梓吟,分享原创书评,欢迎与我多多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增值陷阱》:心理陷阱“扫雷”攻略,普通人的“节流”指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fd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