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坐上了地铁,走在回去的路上,这个时候不知道校长有没有结束她和家长们的谈话。很庆幸这一年没有让我当班主任,看到今天活动结束之后校长和那个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再看看那个学生的样子,我不知道这次谈话会有多少效果。
真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周所经历的事让我着实看到了我的理想主义是如此的不接地气,也让我把自己的视野一下子拉宽了很多。我也终于明白了最初校长说的去年一年是吃了她这一辈子的苦。教书十多年见过读书不聪明的,见过没有学习内驱力的,见过流氓耍横的,没有见过智商不错,却毫无敬畏之心,没有感恩之心,没有进取心,什么都不能触动到他的,花钱如流水的纨绔子弟……如果说穷人家的孩子还可以用生活的压力去磨炼他,让他去在苦难中成长激励,而有钱的家族如果没有从小的时候进行很好的控制和引导,那基本就是一辈子的啃老。这几个孩子的父母不是职场上的高管就是拿着国务院津贴的高知,而就是这样的家庭却被孩子牢牢的控制住,不敢耐何。
学校办学之初,没有成绩,空有一个集团的架构,很多地方都不成熟,也没有学业成绩的时候吸引来的只有这样的生源。虽然说其他学校都是可以考国外名牌大学,但是最初的社会压力带来的就是只有先招这样一些别的学校可能不要的学生。回首过往的几所学校,好像大多数都是如此,只有别人挑你,而你不能挑别人。
真正想让社会信任,第一届显的特别重要,所以有些学校是宁缺毋滥,也绝对要招精品,打造一个好的开始,后面才是良性循环。虽然这个道理都懂,但是校长招来的这9个娃进来了就很难退出去,义务教育不能开除学生,所以有时一个孩子就会搅动所有人的神经,破坏整个班级的生态系统。
这一周大概也是开始互相适应的一周吧,刚开始,他们很新鲜,我也很客气。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开始熟悉了就放肆了,我也要求高了,于是摩擦就产生了。于是慢慢的就有那种怒目而视,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就像谈恋爱一样,两个不熟悉的人真正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要彼此适应对方的生活习惯,你认为这样是舒服的,他认为这样是不对的,你想矫正,他想改变你,于是争吵就来了。但是有一点又不一样的是,我们是大人,他们是孩子;我们是教育者,他们是被教育者,我们有引导的责任。把改变变成无声的影响。最好的教育是不知不觉中的教育,不是大声喊我来教育你。
写到这里,反思自己一下,这一周没有很好的处理好这个事情,一是自己太着急了,急于改变二是没有去思考如何做无声的教育,如何去通过外环境的影响和干预来促进内在生态系统的改变。心理学的元素我还没有融入进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