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读的是法沙丽《觉醒的父母》“孩子无需事事征得同意”。
1. 我们需要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放弃“应该怎样”的想法,努力重塑自己以适应孩子的需求。
2.孩子需要获得认同,需要被告知:我们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开心。孩子需要知道:他们不必做任何事情就足以赢得我们全身心的关注。
3.生养孩子是我们改变生命的最大机遇。如果我们为这份机遇敞开心扉,孩子就会变成我们的精神导师。
4.接纳不是一件被动的事,而是一个主动、热情、充满活动的过程。
5.不要用僵化的模式教养孩子。当我们有能力尊重孩子独特的成长旅程时,将会引导他们培养内在的心声,并以自己的心声为荣。由此,孩子营造人际关系的能力会得到强化,而他们建立的将会是一种健康而相互独立的人际关系。
6.当我们让自己与孩子的脉搏同步时将会发现,每个孩子想从父母身上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一旦父母接纳了孩子最本质的特征,就需要重塑自己以回应他们的需求。
如何重塑自己呢?
7. 父母拒绝接受孩子最本真的状态,往往是因为我们心里存在误区:如果不限制孩子的天性,他们就有可能做出破坏性的行为。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果孩子做出一个行为,我们认为这个行为是“坏”的,是不容妥协的,那么恰当的反应是坚持原则。如果这种“坏”是由于孩子无法控制痛苦情绪而引发的,那作为父母 应给予理解。
孩子需要严格的行为界限,才能健康成长。
第三章作者想表达的是孩子无需事事征得同意。
无论孩子是婴幼儿还是青少年,他们都需要获得认同,需要被告知:父母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开心。
我们需要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放弃“应该怎样”的想法,努力重塑自己以适应孩子的需求。
我们接纳孩子的能力与接纳自己的能力密切相关,我们尊重孩子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尊重自己的程度。
【感悟】
1. 父母在重塑自己时,接纳是关键,接纳绝不是一件被动的事,它是一个主动、热情、充满活动的过程。
2. 不要用僵化的模式来教养孩子。作为父母将自己与孩子的脉搏同步时将会发现,每个孩子想从父母身上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3.作为父母,如果我们在彻底接纳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困扰,那么问题的源头一定来自我们过去的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