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木有罗楫微信号计划和复盘的第13篇(总第25篇),很久没有,做一件事儿,坚持了100天。
复盘数据:截至今天,坚持每日复盘100天了。
第一次日复盘是在1月29日,转眼,已经过去了三个假期。在满百之日,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以作记录。
复盘,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小木的复盘1.0版很简单,基本上就是当日最重要的三件事+用时+感想。后面又发现了讯飞输入法支持语音输入,复盘效率快速提升,也更容易坚持。
4月23日,开启了每日复盘2.0版。用复盘小组组长一米童靴发在群里的模板,增增减减,凑了个自己的日常模板出来。当然,主体内容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说句实话,作为一个典型的三分钟热度小(lao)青(zhong)年,很久,没有做一件事儿,足足坚持了100天了。尤其,这件事儿,还是自己主动做的。
那么,这100天,小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复盘对认知提升又有什么效果呢?下一步该怎么完善复盘呢?
这大概就是这篇文章要回答的问题了。
01
复盘100天是如何做到的?
1、认知层面:把每日复盘列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先完成、再完善;允许自己补打卡,但不许不打卡。
2、行动层面:找一个基本固定的时间段;发挥语音输入作用提高复盘效率。
3、外部因素:社群陪伴支撑;告诉家人自己的复盘习惯,并得到正向反馈。
02
复盘100天,我发现了什么?
1、现阶段可感知的成长大部分发生在业余时间。这也可以算作是一个忧伤的发现。工作中,更多地是发现问题。然后业余时间,开始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看书、查资料,寻求解决之道。
不仅大量(简书累计字数90000+)的写作任务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写作技能的提升依靠的也是业余的学习。
在这一点上,似乎印证了那句话,拉开人生差距的,往往就是下班后那几个小时。
当然,比较可惜的是,这100天的记录里,工作中的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给小木带来了挫败感,成长的速度似乎慢了点。
2、在自己身上重新找回了坚持的力量。这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力量。不论再怎么简单的事情,重复做100天,似乎也没那么容易。这是一次预演,为以后更多更复杂的事情,做一次坚持的练习。
当然,坚持不只是为了坚持,而是为了专注。人的一生,总归需要找到一件或者几件值得专注的事情。奠定好坚持的基础,为接下来的专注做好准备。
3、增加了面对自己的勇气。在100天的记录里,看到了自己的成就和快乐,但很多时候则是迷茫与无助。经历过拆解稿、听书稿的挑战失败,也经历过重新挑战的艰难。
败了和败了再战,其实都是自己,只不过是两个不同的可能性。今天在《转行》的听书稿里听到了关于“真实的自己”、“可能的自己”的论述,真实的自己并不固定,自己有很多种可能性,面对自己,才能打造更好的自己。
03
接下来,打算做些什么呢?
1、回顾。藉由文字,回到过去。重温当时发生的事情,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
2、调整。复盘1.0和2.0版更多的都关注于学习和工作。拟加入个人健康管理的部分,然后慢慢地把个人的重点都囊括进来。
3、分享。结合自己的实践,加强相关理论学习,争取以微信等形式做一次复盘方法论的分享,提升复盘水平。
第101天的复盘,我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