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对新一年的读书、写字做了一个计划。每周读一本书,我不知道这个计划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用一周的时间读一本书,我能不能读完。
我喜欢逛书店,书倒是买了一些,多数是散文。我喜欢读散文,读散文的感觉就像读江南的雨,悲喜在我的眼里都是美好的。
我读书也很随性,想起来就读几本,想不起来好长时间都不会碰一下书。书架上的书倒是挺多的,但真正细读的也就那么几本,大多数的书虽说都浏览过,但风过无痕,什么也没留下,时间长了竟没有了印象。
更令我吃惊的是书架上竟还立着好几本没有拆封的书,我抽出来看了一下,竟是两年前买的,我呆愣着,差点又陷入自责中。
我时常在自己放任的时间流里自责,自责自己的惰性,自责自己宁愿坐着一动不动地发呆半晌,也没有想到要努把力,坚持一下去做一件事情。是的,我时常这样,我不是一个能坚持的人。但现在,我不想持续这种自责,它除了内耗,起不了任何作用。那就把书拿出来,一本一本的慢慢读吧。
今年的读书计划,就从《断舍离》开始。
《断舍离》这本书买了几年了,它是通过对物品上的“断”和“舍”来减少对物质的欲望和执念,从而梳理自己的内心,卸下负担,轻步前行。
自从看了这本书,我也时常在生活中实行断舍离,主要是房屋打扫、整理方面。我发现把家里堆放在角落里几年都不会用到的一些旧物丢掉以后,那种感觉很奇妙,仿佛解下了束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特别是看到整理完的房间干净整洁,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越是家里杂乱不堪,越是不想整理,因为,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而越是家里干净整洁,台面上没有那么多东西,越是想天天都去擦一下,我想这就是整洁的空间带给人的愉悦吧。
而且学习断舍离之后,我也不会再头脑发热地随便的买东西。买之前会考虑一下这个东西是不是我非常需要的,如果是可买可不买的,我会选择不买,省下了很多冲动的消费。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朋友,她买新衣服之前,总会对衣柜旧衣服的喜好进行一个排名,扔掉排名最后的一件旧衣服,再买进来一件新衣服,有时候她一件旧衣服都舍不得扔,那就不买了,我觉得她这种方法也很有趣。但又想到了对人的排名。
对于衣服来说,旧了不喜欢了,可以处理掉。但人呢,谁也不愿意成为最后一名被扔掉的那个,所以,竞争越来越大,越来越卷,直到卷不动了又躺不平,都成了内耗。
记得一次在办公室和同事说起断、舍、离。正好进来了一个领导,看见桌上放着的书,说:“这是教你们女同志整理房间的书?”我和同事都笑了。这看着是一本教人如何做家务的书,但又不尽然。它是通过整理家居来梳理人、物品和空间的关系来引申到精神空间的断舍离,获得更大的精神能量。
有时我们会对家居的客厅、卧室、厨房等地方的某样多余的物品产生精神上的执念,让人耿耿于怀,无法放下,又不想拿起来,陷入情感的纠结和自责中。
就如同我时常陷入忙碌而没有时间读书的自责中。
那就再读读《断舍离》,梳理一下那些导致精神消耗的焦虑、自责、和对过往的执念,将它们从精神的束缚中剥离出来,让心情怡然自得,轻松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