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

作者: wangchuang2017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15:05 被阅读15次

    第二章 第一部分:唯物论

    一、哲学概述(起源于奴隶社会)

    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在哲学史上,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意识、精神)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基本问题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的区别和联系):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谁是世界的本原(本质),谁由谁派生出来)、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认识)存在)

    (3)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3个):A.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B.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C.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4个)

    (1)对世界本原(本质)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对世界是否可知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

    注: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所有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都坚持了唯心主义的观点,即唯物史观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的,因而第一章中说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之一(或者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之一)。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一个关键:其关键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2)两个表现:形成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主要由这五方面构成:物质观、意识观、运动观、时空观、本原论)

    1. 物质观

    (1)物质观的历史发展(3种形态,注意其各自的观点和评价)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评价: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

    评价:这种概括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

    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唯一特性)。

    注: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A.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是共性和个性(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纠正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B.强调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即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注: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即比较法),指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C.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同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

    1. 意识观

    (1)意识的起源

    A.意识形成的三阶段:①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③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B.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客观。而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语言是思维(意识、精神)的物质外壳)

    (2)意识的本质: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1. 运动观

    (1)物质和运动

    A.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固有)属性。

    C.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①设想不运动的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与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相违背);②设想无物质的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与物质是运动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相违背)。

    (2)运动和静止

    A.(相对)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即可以说,静止是特殊的运动)

    注: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①从二者区别角度: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化性、无条件性。而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②从二者联系角度: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1. 时空观

    (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即物质运动与时空不可分割)

    A.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不可逆)。

    B.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需要一定的长、宽、高)。

    (2)时空的基本属性:

    A.客观性(物质性):物质运动与时空不可分割。

    B.有限性和无限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C.绝对性和相对性: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1. 本原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整个世界(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A.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一元论)、B.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A.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B.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和客观物质性活动。

    注1:实践既能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能改造主观世界(如进行思想教育活动)。

    注2:构成实践的要素有:A.实践的主体、B.实践的客体(对象)、C.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客观实在,即独立于意识之外,并为意识所反映。

    (1)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A.直接现实性(与认识相区别,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如意识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即把观念的事物变为现实)

    B.自觉的能动性(与动物本能活动(消极适应性)相区别):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如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C.社会历史性(与旧哲学观点相区别):实践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唯物史观)

    (2)实践的基本形式:A.物质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B.社会政治实践(是改造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C.科学文化实践。(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1. 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

    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即实践在人类社会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主要表现在: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1)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2)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了解)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B.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3)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统一(了解)

    A.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1. 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

    (1)基础:实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

    (2)本质:人和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有对立的和谐统一。

    (3)原因: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主要来源于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方式。

    (4)措施: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就应做到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四、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 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的含义: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重复)的联系。

    注1:从规律的含义可以看出其特点,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注2:规律的稳定性即重复性(重复出现)。

    (2)规律的客观性表明:

    A.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B.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

    (3)规律的分类: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A.二者联系: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B.二者区别:

    ①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盲目、自发)的,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②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

    1.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1)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如“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

    (2)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列宁说:“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如“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1.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A.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B.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理论意义:

    A.前提: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B.途径: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C.条件: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是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作用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

    (2)历史的必然性规定人们的活动要受到规律的制约且呈现了“可能性空间”,而历史主体可以在历史必然性所允许的“可能性空间”根据自身内在需要进行选择。

    (3)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既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又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的正确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唯物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nm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