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周日在家里做打扫的时候,通常也是一个不断扔扔扔的日子。也正是每个周日看到清理出来可以扔掉的东西有好几大袋子的时候,才不禁惊叹,天哪,家里怎么会有这么多过期、无用、占空的物品,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当时的买买买多数都是一些不带脑子冲动消费的结果。
慢慢地,周日也成了我固定的清理物品,跟无用的东西做断舍离的固定日子。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一个概念。起初看到这本书,觉得这么小的一件事还用得着用一本书来说,还用得着专门发展一个特有职业来讲,日本人的确够“作”,但当读完书之后细想,这么看似微小的一件事,对我们的生活其实还真的很重要。
看看这个“断舍离”讲的究竟是什么?
“断”是指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就是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是指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是跟旧事物做了断、舍弃的行为,但它最终的目标却是让我们的生活空间更精致更舒适,舍弃掉那些已经无用、占据了我们精力和空间的事物,才能够让那些我们真正需要的事物进得来,我们的生活应该被那些自己真正喜爱的、有效用的事物环绕,这样才会有自在的生活。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跟我一样,会有一些些的恋旧,经常在清理物品时,拿起很多年前穿起来很好看的衣服,舍不得丢掉,尽管它现在已经不适合自己的年龄、体型、发型和气质,尽管它已经起了毛球,在决定扔掉的那一刻还是会犹豫很久。但同时,在打开衣柜想要找一件合适的衣服出门时,发现衣柜里一半以上都是这一类的已经没法穿的衣服,这个时候的心情是很沮丧的。
还有一些书、孩子的玩具,有很多已经不再是心头好了,可是仍然任由它们挤占自己的生活空间。那些买护肤品时的赠品,朋友推荐后买来的据说好用的各种保健品、面膜、化妆品、美容仪器,当时买的时候有多期待日后自己用了之后有多惊艳,现在拉开柜子看到它们挤满了抽屉而我一年都想不起来用一次时就有多心塞。
其实,这些环绕在我们身边的很多小物都和我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息息相关的,可是,东西不在多,而在于是不是有用,在于我们是不是会用它。
在选择一样事物前,多想想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是不是真的有空间容纳得下它?其实人和人的关系也是一样,同样适用。
明明知道自己不会常用的物品,还是别买了吧。这样慢慢地,我的消费观越来越理智,物品数量减少了,和物品、和人的关系更加清爽利落,生活空间却更加清晰和简洁了,心情,自然也就更自在了。
当把那些无用的、过期的、已经不爱的东西清理出我们的生活,就好像给新的生活打开了通道和欢迎的大门。
愿我们都可以不断给生活做减法,学会和那些不重要的事物做断舍离,留给自己一个舒适自在的生活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