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大挑战爆文首页免审核专题首页
煤气中毒(日常急救常识之九)

煤气中毒(日常急救常识之九)

作者: 望仔de复盘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0-11-06 13:05 被阅读0次

        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嗅、无味、无刺激性的有害气体,素有“无形杀手”之称。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家庭或生产场所等环境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液化气管道漏气、工业生产煤气或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都可以导致中毒。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火、取暖、洗浴时缺乏预防措施,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

co中毒症状

1、轻度中毒

感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恶心、呕吐、心慌、全身乏力,这时如能觉察到是煤气中毒,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很快减轻、消失。

2、中度中毒

尚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

3、重度中毒

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中引起中毒,日上三竿才被发觉,此时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呈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

          冬季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1.用煤炭取暖的住户,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排烟排气良好;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的天气应格外注意,室内门窗不要封闭过严。

2.使用煤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

3.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超期服役热水器;安装热水器要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洗澡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洗澡时间不要过长。

4.不要在密闭的室内食用烧炭火锅、点炭火盆。

5.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的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长途行车,开内循环,定期开窗通风。

                        中毒急救方法

1.闻到有煤气味后,不开灯,不接触门铃,不点明火,防止发生爆炸。救护人员要确保安全(用湿毛巾捂口鼻),关煤气等。

2.进入现场后,立即将门窗打开,迅速将中毒者移到安全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原则是救人第一。

3.转移中毒者到通风处,拨打120急救电话及119消防电话,说明是煤气中毒。120会优先将中毒者送往有高压氧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

4.保持中毒者头部偏于一侧,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窒息气道,解开衣领和皮带,将中毒者下肢抬高,保证血液优先供给心脏和大脑,减少中毒者活动,同时予以保暖措施。

5.判断中毒者症状,轻度昏迷者,可以掐人中穴促进苏醒。重度昏迷者,如出现心脏、呼吸骤停,立马实施心肺复苏,不要轻易放弃。

相关文章

  • 煤气中毒(日常急救常识之九)

    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嗅、无味、无刺激性的有害气体,素有“无形杀手”之称。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

  • 生活急救小常识:煤气中毒的急救

    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现在,我们厨房都用天然气了,而且,闸阀上还装了“触电保安器”一样的东西,只要有泄漏...

  • 骨折(日常急救常识之四)

    症状 骨折,指骨的连续性中断。局部产生三种典型的体征,就可确定发生骨折: (1)畸形: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

  • 中暑(日常急救常识之八)

    救治方法 : 1、出现中暑先兆时,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含盐饮料。 2、将患者抬到阴凉处或者空...

  • 扭伤(日常急救常识之五)

    急救办法: 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

  • 擦伤(日常急救常识之六)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最常见的就是手脚和一些粗糙的地方摩擦而形成擦伤,擦伤可以根据创面大小、深度等分为不同...

  • 抽筋(日常急救常识之七)

    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地强制收缩而造成肌肉僵硬疼痛的现象。一般发生突然,而且剧烈,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只有几分钟。...

  • 日常急救小常识

    在生活中我们不免有些磕磕碰碰、烧伤烫伤等流血疼痛等意外,还记得差不多10年前我们都很无知,不懂海姆立克急救法,孩子...

  • 医学常识

    日常急救常识 一,事故:出血。急救方法:可以把身上的衣服撕成布条,对出血的伤口进行局部加压止血。 二,事故:骨折。...

  • 异物入耳(日常急救常识之十一)

    耳朵进入异物,切不可用耳勺等尖锐物品伸入耳内掏挖,以免异物越陷越深,刺伤耳膜,引起严重后果。 (1)如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煤气中毒(日常急救常识之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rt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