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开国元勋基本都没有好下场,除了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外,大部分开国元勋的下场都不是很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开国元勋基本上都是战功赫赫,手握重权,荣华富贵该赏赐的都赏赐了,再奖赏只能拿皇帝的江山奖赏了,这当然不可能,那怎么办?只能赐死了。
当然鳌拜也是开国功臣,也在清朝前期立下赫赫战功。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71052/2c5b8b4fc2c0d52a.jpeg)
鳌拜
01 鳌拜建功
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他的伯父费英东早年在清朝起兵时期,追随努尔哈赤,是大清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他出身将门,精通骑射,在青年时代就屡立大功,跟随清太宗皇太极攻察哈尔部、征战朝鲜,均有战绩。
至于军功如下:
皮岛之战:这是鳌拜的第一大战功,明将毛文龙镇守皮岛,与关内一带的明军遥相呼应,骚扰并且牢牢的牵制住后金的兵力,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一直将皮岛视为心腹大患。
那时候的后金以掠夺为生存之道,明朝兵力不济,屡遭败绩,但是毛文龙在大后方时刻威胁后金的安全,不时的来打个秋风。皇太极率军,分兵两路进攻皮岛,鳌拜主动立下军令状:“我等若不得此岛,必不来见王。誓必克岛而回。”
进攻时,明军早已严阵以待,清军形势危急,进攻不力。这时鳌拜大呼,第一个冲向明军阵地,与明军展开贴身肉搏战,清军受到鼓舞,随后跟进,终于攻克了皮岛。
此战,皇太极授予鳌拜首功进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也就是勇士的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71052/58f6e3635c79f00d.jpeg)
皇太极
松锦会战:洪承畴率领13万大军会同锦州的祖大寿遥相呼应,用大炮攻击清军。清军右翼损失惨重,鳌拜率领镶黄旗路遇明军骑兵,奋勇杀敌,击败对方,并且一路冲锋,五战全胜。
此战奠定了鳌拜的地位,次年成为护军统领,在当时将领中是地位比较高的人物了。
剿灭民军:在清军入关后,清军主要是对付李自成大军,鳌拜随军攻击张献忠民军,鳌拜充当先锋,率队前往阻击。鳌拜身先士卒,击败张献忠。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71052/a4c957bd763fb6f2.jpeg)
以上是主要战役,其他小战役不计其数。
在此期间鳌拜南征北战,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功臣。
在青年时期鳌拜是靠着赫赫军功上位的,在战场上绝对是一员虎将,悍不畏死。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02 鳌拜的忠诚
鳌拜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在皇太极逝世后,在帝位继承上,清朝贵族内部矛盾重重。
当时分为两派:正黄旗和镶黄旗支持皇太极的长子继承帝位,而正白旗与镶白旗支持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71052/d432b8509b41d543.jpeg@c_1,w_940,h_796,x_0,y_0)
多尔衮
鳌拜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与索尼等八人共同盟誓,拥护肃亲王为帝。
在双方势不两立的情形下,多尔衮做出了让步,双方妥协之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即位,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由于顺治年幼,多尔衮摄政期间,鳌拜三次受到迫害,有功也不封赏,备受打压。
在忠诚方面,鳌拜对皇太极还有顺治都是毋庸置疑的,绝对说的上是一个忠臣,并且不依附权贵,忠诚皇上。如果那现在的公司制度来说,也是一个任劳任怨,并且有才能的人物,这样的人,任何一个领导都会非常器重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71052/c767a0af31c3431f.jpeg)
顺治
鳌拜性格耿直倔强,不畏生死,对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对顺治也坚守臣节,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跟现如今在影视剧中极力渲染的鳌拜形象格格不入,当然这是鳌拜前期的形象。
03 康熙时期
可能权力真的有一种魔力,能迷惑人的心智。
从顺治安排鳌拜当做辅政大臣之一就能看出顺治对鳌拜的信任。
在索尼日渐衰老之际,四位辅政大臣只有鳌拜势力最强,康熙年幼。
康熙8岁继承大统,到14岁亲政,这期间鳌拜势力越来越大,有三个不怕死的官员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上奏违拗鳌拜,被鳌拜以莫须有的罪名处以极刑,另外三个辅政大臣都沉默不语。此时康熙不准鳌拜所奏,但鳌拜公然藐视康熙,最终将三人处死。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71052/40e837db0e67198b.jpeg)
康熙
康熙六年,索尼病亡,鳌拜更加有恃无恐,此时苏克萨哈上奏要求解除辅政大臣之任,要去守护顺治皇陵,这一举动意味着如果苏克萨哈卸任,那么鳌拜和遏必隆也要卸任。
鳌拜不愿放弃大权,给苏克萨哈编造了二十四款罪名,要求凌迟处死,最终在康熙的阻挠下,还是将苏克萨哈处以了绞刑。
04 不得不反
此时的鳌拜已经注定了自己的命运了,就好像鳌拜周围人说的,鳌中堂只有两种选择:解甲归田和自己称帝。
如果选择解甲归田,那么或许可以当一个富家翁,终老一生,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康熙追究或者其他人陷害,那么将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或许会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选择造反称帝,那么或许有一线生机,当然失败的话也是诛灭九族之祸。
我想此时换做大部分人来说都应该选择第二种了,尤其是大权在握,怎么看都是自己绝无可能失败,里里外外都是自己的人。
从历史来看,这种功高盖主并且臣强主弱的情况下,唯有一死。
权力的魔力或许我等普通人终生不得体验,但可以看淡一切,谨守本心。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