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

作者: 夕窗 | 来源:发表于2024-11-29 18:37 被阅读0次

柏林两日,有不少发现。参观犹太馆、殖民展和启蒙展的时候,特别感到一种悖谬的东西:总体上是年鉴学派式的呈现(用呈现取代言说),从不同角度和多个方面去展现事实,陈列物件,有种无字碑的感觉;同时又有隐约的自反意识和反批判的准备,比如殖民展解说词里,说这种展览(它陈列了人种学的具体指标)本身备受针对种族主义批判,但同时又只有以这种方式保留那个时期的生活样态,尽可能地(然而又不得不十分笨拙地)去展现,试图驻留多种声音。在殖民展的一个“声音空间”里,解说中说它集合了由不同学者、艺术家在不同文化中收集的声音,但它们在展品集成纷纷扰扰的噪音,很像恐怖片配乐。在“什么是启蒙”的展览中,把一位跻身启蒙运动先驱的女性专门放在了男性陈列柜的旁边并专门介绍,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方式。犹太展一方面有事实性的呈现,知识和理论的视角,但在跟同学交流中,发现它也有比较商业化的一面,比如对延续(当代犹太人在德国的生活)的呈现多于对灾难本身,当然,后者本身就难以讲述,而这种方式也从事实上仍在不断延续的生活本身,给理论视角带来碰撞。

而且,只有在柏林,我才看到不少不同族裔伴侣的亲密互动。也才看到如此前卫、毫不避讳的呈现。这个文化里似乎有些难评的东西。

逛的这些展览里我最喜欢柏林市立博物馆,它的主题展很对胃口 是一个女性摄影师的作品集成,她拍摄的主要是身边人一生中重要时刻的写真。相对于那些追求艺术与生活的不可分,却常常走向偏激、抽象,冷冰冰的符号游戏(当然它们也有自己的作用方式),我更喜欢这种直接把视线对向生活的实感,在很多肖像照中,人在看向镜头那一刻的自信与不确定被抓拍并保存下来,那些没来得及收敛的神态。一般会被发在朋友圈的那种照片,突然到了展览上,每一帧都呈现了关于某人的一个生活世界。这个摄影师常常能跟拍摄对象建立一种长久的联系,用镜头呈现她们一生中的变化,造成一种很可靠的联结。二楼的柏林画展,按时序呈现在柏林创制的艺术作品,逛的时候也可以领会这些画派本身的风情与演变。

喜欢圣诞市集,喜欢咸面包,喜欢小店铺的物价。这是我喜欢的部分。

相关文章

  • 柏林

    音乐像一盒彩虹糖 从头顶淋湿神经末梢 抬头看见 一个月前的车窗 前视镜上 你精心打扮 开怀大笑的样子 离别的秋天 ...

  • 柏林

    柏林的人情很冷漠,天气却很多情,洒泪相迎,挥泪相送。只能捧着咖啡找温度的我,大概领会了男人看到女人眼泪时的心情:不...

  • 柏林

    最近几天天气闷热,连夜晚都少有凉风,村里的房子低低矮矮的,也不怎么透气。人们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像烙饼子一样,难以入...

  • 柏林

    会议在柏林召开,昨天晚上8点多到了酒店。 太困,折腾了一天,收拾收拾就睡了。房间邻着马路,经过的车声很响,一晚上,...

  • 17.07.24 德国纪行—柏林(下)

    导语 由波茨坦回到柏林后。在柏林还有最后半天多点的时间,因此重点全部放在东柏林。 百度百科: 东柏林(德语:Ost...

  • 寻找“权力的游戏”爱尔兰环岛自驾之十六都柏林: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

    一,都柏林大学:英国伊丽萨白女王神圣不可分割的学院 都柏林大学,位于爱尔兰都柏林首都都柏林,成立于1592年...

  • 成为柏林人的12步

    我说过柏林虽是德国的首都,但它的气质最不像德国。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柏林,留在柏林,渐渐成为柏林人。 那么怎样才算成为...

  • 柏林熊 ~西欧自由行之十一

    柏林市的吉祥物/mascot是熊,因此走在柏林街头,随处可见各种模样的大小柏林熊。 既然是城市吉祥物,柏林熊自然会...

  • 都柏林不是柏林啊

    “Berlin"的中文名叫柏林, 音译的。 “Dublin"的中文名叫都柏林, 按照音译应该叫“大布林”啊。 在决...

  • 柏林!关于历史和文化的旅行。

    去柏林之前对柏林的印象也许并不深刻。了解仅仅是德国首都,冷战中心,柏林墙,柏林也许于我仅仅是因政治原因而仅存课本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柏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wl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