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帆,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发愿要每年写一本书,连续写30年,记录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这30年,我们已经进入到一片没有航海图的水域,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将挑战我们的认知,2019年初出版的这本《变量》就是这一系列丛书的第一本。

作者独到地使用了大树模式,来认识当下的中国。大树模式是多维度的,它通过观察嫩芽和新枝,并不断把目光拉回母体,帮助我们去体察母体的生命力。
我们需要历史感,并学会从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
慢变量,是牵引历史前进的火车头。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创新”。
小趋势,是极少比率人口群体出现的变化。在未来时代,小众才是主流。
2018年找到的5个新“变量”(小趋势)
1、大国博弈
2、技术赋能
3、新旧融合
4、自下而上
5、重建社群
除了极少数石破天惊的突破性技术外,大部分技术都是已有的技术“混搭”。比如汽车,就是“内燃机+马车车厢+轮子”。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寻找应用场景。极飞无人机没有在航拍等竞争激烈的市场拼杀,而是找到了农业植保这个特殊的应用领域,在新疆广袤的农业大地上充分焕发了无人机的优势,伴随着农业经济迅速迭代。
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在逐渐削弱,但是另外还有两个独特的优势:
1、工程师红利:大学扩招,培养了大批被严重低估的理工科人才,适合开展“劳动力密集型的研究与开发”;
2、市场红利:只有中国才有足够大的市场让新技术商业化,适合开展“市场引致型的研究与开发”;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汽车,只有矛盾的组合:马力大了不经济,经济了又可能不舒适。所以,一辆卖得好的车,就是一台多重矛盾被工程师完美平衡的机器。这就是工业的传统,传统教我们的是如何平衡、妥协和取舍,并保持谦卑和敬畏。
海尔已经不是之前的海尔,围绕着用户从做产品演变到做生态。
为了应对互联网行业的入侵,张瑞敏最终的打法是去海尔化,海尔已经变成一个开放的创新平台。人们已经不清楚海尔的边界在哪里,海尔早已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在内部孵化众多创业项目的平台型公司。用张瑞敏的话来讲,海尔选择的是从一个封闭的科层制组织转型为一个开放的创业平台,从一个有围墙的花园变为万千物种自演进的生态系统。
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经历的城市化是一种极其独特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已经无法持续,城市不会总是扩张,有的城市已经开始收缩。现在我们更需要关注到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力量,自下而上生长的城市更具有多样性,抗风险能力更强,甚至会更美。未来的城市是多核的,去中心化,更扁平化。
东莞就是一个很好的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多核城市,东莞不设县,地级市下面直接就是镇,没有区县建制,东莞的33个镇各有特色。在东莞没有市中心,各镇自成一体,每个镇都有一个中心区,商业配套服务集中在中心区,工业园区分布在镇下面的村。没有中心的东莞反而能够连接整个中国、整个世界。东莞是中国各个城市里小学生数量增长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反映出东莞迅速增长的外来人口。
联合国预估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在2050年出现下降,目前人口收缩的城市还不到100个,很快各个城市会激烈的争夺不断减少的人口,能不能保持足够的开放性,将是关系到城市兴衰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过去的管理者像是小学老师,学生听你的话是因为你能训斥他们,现在管理者像是幼儿园老师,孩子们喜欢你是因为你能带他们一起玩儿。
如果让公民多管小事而少操心大事,他们反而会关心公益,并感到必须不断地互相协力去实现公益。
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社群生活,才能更好的发现自我;只有当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学会如何彼此相处,一个社会才能更加平等、和谐。
北戴河的阿那亚,告诉我们社群的重要性,利于重建信任和亲近关系。四川广元的范家小学,告诉我们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是有同龄人组成的社群,并不是父母。
时代变了,收入分配也会改变。未来的收入分配是一条N形的波浪曲线。
1、干脏活、累活的劳动者收入会提高,受过专业训练的熟练劳动者收入水平更高;
2、未来收入水平最低、就业最困难的恰恰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经验,学的知识马上过时,寻找的工作最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
3、那些最具有创造力的天才人物收入水平最高,未来最成功的人是终身学习者,跟有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太大的关系;
之前一直比较怕经济类的书籍,可能由于我是个IT理工男,对经济比较无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又越来越感觉到经济知识的缺乏。当初也是犹豫了半天,才拿起这本《变量》,还好没有预想的那么难读。文笔通俗,故事动人,理念新颖,格局高远,洞察敏锐,很快就看完了。跟随着作者梳理了一遍中国当下的慢变量和小趋势,从大格局和小细节感受了一下当前的经济脉搏。
读完这本书,心中不免有点小小的欣喜,发现我也可以读经济类的书。以后除了经济类的书,还会有更多的知识领域需要会去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探索知识是有乐趣的,想到这个心中也是满心期待。
作者何帆受美国记者威廉·曼彻斯特写出的《光荣与梦想》启发,想写出类似划时代的书籍,可是一直没有去做。却在饭桌上花了五分钟的时间就拍板定下来,要完成这件横跨30年每年写一本书的大事。想不去做一件事情,总能找出各种托词。而要开始做一件事情,也非常简单,就是从现在开始就去做。每个人都有许多梦寐以求的事情却迟迟没有开始去做,当我们再犹豫不觉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还不去开始呢?”
网友评论